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倪元锦)“我的名字叫通通,就住在(缅甸)萨林基镇甘多移民村,和许多村民一样,我家世代都是农民。过去的日子一直都非常的艰难、拮据。” 吴通通是一名普通的缅甸人,今年35岁。他讲述,听说万宝公司来建设铜矿项目,项目需要征地搬迁,村民们都不知该何去何从。 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公司万宝矿产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功实践入选“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项目所在社区村民代表通通(TunTun)应邀于14日下午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并参加现场访谈,与在座各国政要、来宾以及中外媒体分享他和铜矿项目间的真实故事,讲述项目进驻后当地老百姓生活发生的新变化。 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所属的万宝矿产公司,在缅甸投资开发的大型资源类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生产周期约30年,是“一带一路”项目之一。 2012年6月,该项目受阻停工。此后,公司推进社区帮扶和发展计划,围绕铜矿项目打造出一个可融合的经济生态圈,与所在社区和村民共享项目发展成果。 “项目受阻停工后,公司挨家挨户沟通了解我们的需求,为我们办理银行存折,用于发放待业补助金。后来,每个搬迁户都获得了满意的工作,我也到项目当了司机。”吴通通说。 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介绍,2012年11月、2013年3月,昂山素季两次到万宝调研。吴通通说,2013年10月,万宝矿产公司帮助当地村民购买了汽车,扶持村民成立自己的运输车队,“通通运输队”由此诞生。 一辆中国产小皮卡,停放在一座竹篱围起的院子前,院子左侧是晾着笼基和衬衫的晾衣架,右侧就是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褐色的墙漆在太阳照射下格外闪亮。 “从前我只会种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吴通通说,移民新村和房子是万宝公司建的,村民也第一次用上了电和自来水,万宝公司还教手艺技术,村民有能力自己做小生意。 搬到新家、学新手艺、干新工作,是通通的新生活。 在移民新村,类似“通通运输队”的SME(中小型企业)扶持项目,还有预制板厂、水泥管厂、建筑队、打井队、蔬菜种植场等诸多项目。 据介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还在移民村开设了驾校、养殖技术等一系列培训课程,购置了榨油机等小型设备,扶持村民学技术、长本领,开展个体经营。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有砖厂、纯净水厂、电线杆厂、肉鸡养殖场、大棚蔬菜种植、寺庙修复等,围绕铜矿项目正逐渐形成新的矿业村镇。 “现在,村民们的经营头脑更灵光,工作经验和技能也获得明显提升。”吴通通说。 通通弟弟的妻子伊伊,是万宝后勤部库房文员,她在项目上学习中文,口语表达顺畅、流利。 “我们家搬来移民新村的时候,总共是8口人。我和先生是在公司里认识,然后结婚的。我已经生了两个小孩。通通也有两个小孩。现在一共加起来12个人。”伊伊说。 据介绍,除了搬迁村的村民之外,万宝矿产项目涉及的其他村的居民也在考虑之中。8个工作小组、30多名中缅员工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或上门与村民沟通。 第三工作小组于姓负责人说,每个小组有2-3人,村民们有的很热情,有的很好奇,也有的一开始很抵触。 于先生介绍,村民最关心的是就业问题,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怎么保障生活?“待业补助金”计划由此提出,旨在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仍然享有基本的生计保障。 此后,公司订下日期把服务送到村里,做到“信息审核”“银行开户”“发放补助金存折”一条龙服务,许多这辈子也没用过存折的老村民第一次“尝鲜”,信任由此建立。 在社区帮扶和社区发展(CSD)计划中施行“村民参与、公司主导、政府监督”的运作机制,为的是确保各项活动获得村民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据介绍,L矿项目涉及33个CSD村庄、S&K矿项目涉及15个CSD村庄,全部通水、通电、通路,医院、幼儿园、学校、灌溉工程等惠民“硬件”和免费流动医疗队等便民“软件”,提升了村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准。 “我的孩子就是在项目公司建立的医院里出生的,自己先是在矿区里当车队司机,后在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运输队,有45辆卡车,为公司和附近城镇提供运载服务,现在是通通佐运输公司的总经理。这就是我的故事。”吴通通说。 |
相关阅读:
- [ 04-12]缅甸前副总统赛貌康:发挥人文优势 拉近缅中民心
- [ 03-21]缅甸华商一家遭灭门4嫌犯被捕 安全成侨胞之痛?
- [ 03-17]若开邦问题调查报告发布 缅甸政府表示欢迎
- [ 03-09]外交部:中方呼吁缅甸冲突各方立即停火
- [ 03-07]缅甸政府说缅北军事冲突造成约30人死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