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维靖):快捷平稳、安全舒适一直是高铁动车组的标签,在这标签背后凝聚着无数铁路人的辛勤汗水。上海铁路局芜湖北焊轨基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朱林荣就是一名高铁安全的“焊卫者”。 朱荣林在铁路部门工作已经有35年了,关于焊轨的那些事儿,他有绝对的发言权。他参与改进的技术和设备曾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的科技进步奖,被誉为中国焊轨界电气专家。 摆放整齐的500米长钢轨,一眼望不到头。 摄影:刘维靖 2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芜湖北焊轨基地,在朱林荣的带领下目睹了“长钢轨是怎样炼成的”。一百米长的钢轨在传送带上缓缓行进,途经数个工位,经过十余道关键工序的加工,被焊接成500米长的长钢轨,这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几乎都凝聚着朱林荣的心血。 焊接钢轨 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满分 长钢轨相较于普通长度的钢轨能使列车运行更平稳,安全系数更高。但长钢轨的焊接工艺复杂,科技含量高。焊接一根500米长钢轨,要经过伤损检测、除锈除湿、配轨、焊接、热处理、钢轨时效、精调直等十余道关键工序,最后经检验合格才能出厂。 对于焊轨而言,流水线上每一道工序没有轻重之分,前一道工序中出现疏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开展,因此每一步都需要以最高的注意力认真对待。 朱林荣打了个比方:“如果每道工序的完成效果可以分别打90分,那么两道工序下来只能得81分,最后所有工序都进行完,成品反而可能不及格”。 因此他要求“每一道工序都要达到满分”。 优化设备 借科技实现人的合理偷懒 采访中,朱林荣表示,自己平常没什么别的兴趣爱好,想的最多的就是工作。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次获铁道部、路局、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获得路局合理化建议奖。在长钢轨焊接流程中,处处都有朱林荣的研究成果。 朱林荣向记者介绍钢轨焊前除湿装置。 摄影:刘维靖 钢轨焊前除湿装置就是其中之一,它还荣获了2015年上海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朱林荣介绍,焊接过程中钢轨需要保持干燥,雨雪天气对焊接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厂干脆停产等雨停,等钢轨自然风干,有的厂则人工将钢轨擦干。前者耽误工期,后者耗费人力,怎么解决呢? 钢轨焊前除湿装置就是朱林荣想出的解决方法,该装置集除冰、除湿、除浮锈为一体,通过机械擦拭和风干解决了特殊天气下难以开展工作的问题。 流水线上的很多工序中都实现了半自动化,将简单却耗时的工作交给机器处理,大大解放了技术工人们的双手。朱林荣打趣地说到,“科技的发展可以让人类合理地偷懒”。 大国工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能利用科学技术让工人们“合理偷懒”的朱林荣,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非常勤奋。 工作上,他从实习生、电工到安全员、技术员,再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一直在实现着更高的目标。 钢轨焊接处。 摄影:刘维靖 学习上,1982年技校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他不忘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1988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夜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200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那一年,他38岁。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朱林荣眼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朱林荣不仅对自己严要求,对工人们也有高要求。被先进设备解放了双手的技术工人不能“只会按按钮”,而要了解机器的运行原理和维修知识,不断完善知识,才能够越做越好,保证钢轨品质。 不断创新 追求完美的路上不畏困难 在介绍自己的研发成果时,朱林荣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语气中透着自信。现在已经是科技达人的他,在谈起自己去瑞士交流学习的往事时,语气中仍会流露出佩服和震撼。 “93年时为了引进钢轨焊机,我去瑞士学习,感受到当时瑞士的现代化。同样是焊轨,那里一个车间就只有四五个工人,而我们有几十个,我当时震惊了。”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的日渐完善,这份震惊留在了回忆中,“等05年我再去那家公司的时候,就没有震撼的感觉了,因为我们自己发展起来了”。朱林荣说这句话时,自信又回来了。 朱林荣说,现在的钢轨焊接和以前比,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未来它还会变得更加智能。尽管现在的钢轨焊接流程已经十分严谨了,但他总能看到有待改进的地方。 技术工人在对钢轨进行检查。 摄影:刘维靖 朱林荣透露,在打磨钢轨焊缝时,仍需要人工手动打磨,费力费时,但由机器替代却又缺乏灵活性。朱林荣想,以后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代替工人为钢轨的焊缝进行打磨,而这个构想实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他并不怕。 虽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同时朱林荣也认为,既然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将它做到完美。“想法的出现和实际实施之间会产生会多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有决心,就一定会将这些困难克服掉。” 在不久的未来,朱林荣会用着更好的钢轨焊接流水线生产出更优质的长钢轨,“焊卫”更安全的高铁动车。正是因为朱林荣这样的大国工匠的不断努力,才有每分每秒都在变得更好的中国。 |
相关阅读:
- [ 04-28]高铁餐饮将在网上明码标价乘客可自主选择
- [ 04-28]如何优雅地在高铁上吃饭?
- [ 04-28]住建部、铁路联手整治京沪高铁沿线环境“脏乱差”
- [ 04-28]“互联网+高铁餐饮”激活公众期待
- [ 04-27]车行云桂间,客从高铁来 ——云桂高铁沿线扶贫纪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