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重庆电(记者 王斌来 蒋云龙) 春风送暖,重庆黔江区邻鄂镇松林村的一处农田里,简义相正指导乡亲们平整土地,为开展农活做准备。34岁的简义相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几年前他辞去了重庆主城区的工作,回乡带动乡亲们种植食用菌。在重庆,像他一样投身精准扶贫、带动乡亲致富的年轻人,已有1万多人了。 这事还得从重庆市委组织部的一次调研说起。2015年,组织部调研发现,一方面,农村干部老化弱化、后继乏人;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就离开了,第一书记完成任务后也将陆续撤离。要巩固精准扶贫的成果,农村急需一批有能力的带头人。于是,一项名为农村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的项目开始启动。 这次调研后不久,镇上的干部就找到了简义相,“你产业搞得很好,也确实很忙。但作为村里出来的大学生,愿不愿意到村委会来,为乡亲们做点事情?”听说了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的内容,简义相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我干了一年多村主任助理,扶贫的活儿确实不好干。年轻人都外出了,土地大多数也荒废了,贫困户的困难也是各式各样。”简义相说,最后,他结合贫困户大多缺乏劳动力的特点,利用自己的特长,带动一些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送菌种送花苗。去年,合作社利润达到了121万元,参与的村民户均增收近2万元,村里贫困户靠这项收入都脱了贫。 用好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做好精准扶贫,重庆市还探索了一系列的做法。首先,以乡镇为单位,对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成功人士进行摸底调查,建立4.2万余人的本土人才库。乡镇和村组的干部通过电话联络、座谈联谊、登门拜访,进行“点对点”动员。同时,将待遇、扶持和出路方面的各项政策打包,确保留得住人才。通过跟踪管理,要是有回村不适应、群众不认可的,也及时让他们另找出路。 “我们还将回引人才培训纳入扶贫培训统一规划,由区县组织实施。目前,这样的培训已累计开展550余期,实现集中轮训全覆盖。”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介绍,如今,每村基本都有一两个本土人才回村挂职或创业。一支脱贫攻坚“不走的工作队”已然成型。 从数据来看,这支“不走的工作队”成绩斐然。他们领办创办了1062个合作经济组织、1852个小微企业,牵头推进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2970个,参与落实一批扶贫攻坚项目,直接带动3.2万户近13万贫困群众增收。 |
相关阅读:
- [ 03-21]董事长“一米阳光”大爱心 扶贫助困不停歇
- [ 03-21]长汀县委书记调研扶贫工作
- [ 03-21]泉州市南靖商会向南靖县慈善总会捐赠助学扶贫款
- [ 03-21]“妈祖暖心送福泽,青春扶贫伴医路”莆院学子开展妈祖情怀志愿者服务活动
- [ 03-21]扶贫"赤溪样本"获总书记肯定 福鼎领跑扶贫攻坚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