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高等级公路(以下称拉林公路)起于拉萨市柳悟新区,止于林芝市八一镇,全长409公里,是318国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藏中、藏东经济带乃至大西南的主通道。2015年9月,拉林公路已建成拉萨至墨竹工卡、工布江达至八一镇共218公里。拉林公路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米墨段已开工建设一年有余,目前仍处于忙碌施工中。 米拉山隧道是拉林公路二期改造项目的标志性工程,林芝和拉萨两市的分界线,也是尼洋河与拉萨河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国道318线至此,便盘山而上。盘山路全长25公里。作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米拉山隧道也是拉林公路二期工程中施工环境最为艰苦的地段。 蓝天、白云,在洁白冰隙间奔流的河水,林拉高等级公路工布江达至八一镇段尼洋河两旁迷人的景色永远让人流连忘返。时值青藏高原最寒冷的季节,忽入夜,公路两旁群山被皑皑白雪覆盖。 米拉山下,国道318线林拉(林芝至拉萨)高等级公路二期改造项目米拉山隧道建设工地上,风机声与人声汇成战天斗地的交响乐。由260名藏、汉、羌、土家等民族组成的工程建设队伍,坚守奋斗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冰天雪地,只为拉萨不再遥远。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起于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念村,接米拉山隧道段终点,沿墨竹玛曲河谷经过日多乡、扎西岗乡、工卡镇至墨竹工卡县城东。路线全长60余公里,概算总投资46亿元,计划于2017年6月30日实现全线沥青路面贯通。这条公路的建成,对加快西藏融入成渝经济圈,推进沿线旅游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区域国省干线公路快捷通达能力,增强边疆运输保障具有重大作用。 “全长5720米的米拉山隧道,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级公路隧道。这个工程,是拉林公路二期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隧道出口,318线拉林公路米拉山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陈伟站在呼啸的寒风中对记者说,为保证拉林公路按时通车,春节藏历新年期间,他们仍将在5个洞安排24小时施工。 陈伟说:“隧道进口海拔4750米,出口海拔4774米,中部斜井洞口海拔4889米。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高寒缺氧,尤其是斜井工地。斜井工地是反向斜坡,除了异常缺氧之外,洞内裂隙发育、涌水量大、水温极低。在加大送风量和加强排水措施的基础上,工人们穿雨衣、雨靴也只能在作业面坚持40到60分钟。” 掌子面喷锚(为洞壁喷上速凝水泥)完毕,排风一段时间后。记者戴上安全帽,在项目总工程师,来自陕西的蒙少武陪伴下,进入左洞,亲身感受一线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一进入洞口,记者便闻到一股淡淡的类似柴油的味道。蒙少武介绍,这是水泥速凝剂的味道。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越是往深处走,洞里越是缺氧,越是阴冷。 “立春了,洞里温度达到了10度。最冷的时候只有8度左右。”年轻的工程技术员,来自重庆的王林说,如果洞内温度低于5度,就会影响水泥的凝结质量。 掌子面上,几名工人正在用风枪在岩壁上打孔。“嗵嗵”的机械声通过洞壁的回响,盖过了风机的声音。 从左洞出来,记者又来到工作环境最艰苦的斜井洞口。陈伟要求记者乘车入洞。据他说,一年前,有两位工程师在现场考察完洞内涌水问题后,往回走了200多米便因缺氧昏倒在地。 做了适当的保护措施后,记者随工程管理人员乘车进入洞内。还没有走到洞底,便能够明显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到掌子面时,记者的头上像戴了紧箍咒。洞内,从洞壁和洞顶流下来的水汇成一条条小溪,流向掌子面,在那里聚集成十多平方米的水池。掌子面左侧洞壁上,几股手臂粗细的水从洞壁流出。掌子面右后侧,5、6名工人正在配合机械搅拌水泥,准备无缝封堵涌水作业。帽子、口罩、雨靴把他们防护得很严密,快速而熟练的动作,仿佛忘记了缺氧,也分辨不出哪位是藏族、哪位是其他民族。 灯光下,哗哗的水声、轰轰的风机声、柴油发电机的嗒嗒声、水泥搅拌机的咣咣声与工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 从斜井出来,记者看到一位黑色脸庞的工人正坐在值班室里。打了招呼才知道,他来自湖北恩施巴东县,土家族,名叫向运交,49岁。 “今年春节就在这过了,工地食堂有家乡的老腊肉。这个月,我刚给家里寄了7万元。”已经当爷爷的向运交告诉记者,他曾参与过墨脱嘎隆拉隧道建设,但这个隧道(斜井)的工作难度是最大的。 “我们这个组共9个人,一次工作6、7个小时。24小时不停,一点点掘进,就是要早一点争取把这条隧道打通。”向运交用浓重的湖北话说道。 节日期间坚守的260名施工人员分别来自藏、川、粤、鄂、豫、陕、甘等省(区)。 隧道通车后,米拉山路段将缩短20公里。到那时,往来旅客将不必再忍受缺氧之苦翻越海拔5000余米的米拉山。林芝到拉萨,也不再遥远。 |
相关阅读:
- [ 01-30]【网络媒体走转改】洪泽警方水陆共筑安全网
- [ 01-28]【网络媒体走转改】秦皇岛港值班长的除夕坚守
- [ 01-28]【网络媒体走转改】索朗老人一家的“古突”夜:团团圆圆 尽享天伦
- [ 01-28]【网络媒体走转改】那一年,我们这样过年……
- [ 01-22]【网络媒体走转改】宁晋褚家庄村民只画“两幅画”
- [ 01-22]【网络媒体走转改】:井冈山神山村一年旧貌换新颜
- [ 01-21]【网络媒体走转改】田荘:一位“掏粪男孩”的呐喊
- [ 01-19]【网络媒体走转改】江西新余:文艺拜年 情暖乡村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