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冷暖,关系万家忧乐。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6年12月26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坚守民生情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2016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好教育、就业、农村、城市低保、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公路、移动网络全覆盖、“广电云”实现村村通、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十件民生实事”。一年来,贵州深入推进等民生工程建设,抓好十件民生实事,疏通民生“堵点”、攻坚民生“痛点”、治理民生“盲点”,人民群众正在细枝末节的变化中切实感到变化、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看百姓“脸色” 摸准民意“心结” 在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龙场村,对于4岁的黄丰林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家门口上幼儿园。随着贵州省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幼儿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贵州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不仅花8.62亿元修建了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而且压缩6%的行政费用用于教育精准扶贫,以教育提升脱贫力度,让每一位受教育者“学有所教”。 每件民生实事都让百姓心中暖洋洋,教育只是贵州2016年民生实事之一。 坚持创业富民,千方百计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使其“劳有所得”;实施健康贵州建设工程,全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同时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难有所救”,每一个贫困的家庭“贫有所济”;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小康房”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每一个家庭住房都有保障,实现“住有所居”。 看准百姓“脸色”、摸准民意“心结”,贵州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重自然“气色” 铺就发展底色 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率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看到146户村民家家污水入终端,其他村寨的老百姓满是羡慕。“房前屋后看不到污水横流了,也闻不到臭味了。”村民对比着,环境好了、村寨整洁了,美丽乡村活力十足。 2016年11月,平寨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参观这个布依族村寨的游客络绎不绝。“环境变好了,大家住得舒服,客人也纷至沓来。”平寨村第一书记陈明宪说,环境的好“气色”,让村庄发展有“起色”。 作为贵州的底色,绿色一直是贵州引以为豪的品牌。为了让“贵州绿”的“刷频率”更高,贵州在推动民生实事中不仅把绿色发展作为理念,更升华为行动指南。从投入4.81亿元整治50个中小河流,到投入4亿元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再到建成18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贵州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底线,让居民“境有所美”。 不仅如此,随着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有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建设,补齐“短板”,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助力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同时,多彩贵州“广电云”实现村村通;新建和改造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推进“平安贵州”建设,打造了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适宜生活的城乡环境。 提服务“成色” 用心解开“症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国计民生热点,贵州认真查找“症结”,提高服务“成色”,推动“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设立网站“部门信箱”、开办“阳光政务”频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重大事项向社会公示和进行社会听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畅通民生诉求渠道,贵州从“我为你办”转变为和人民商量着办、一块儿办,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民生好事办实。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公共民生体系。不断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保护教育提升、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兜底工程、扶贫脱贫等方面,保障了最基本、最普遍的民生需求。 与此同时,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多渠道多方面筹集民生资金。仅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上,省级财政就从地方政府债券、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入等方面多渠道筹集省级补助资金11.44亿元,确保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如今,贵州不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不仅交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答卷,更让人民群众在发展获得实惠,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 |
相关阅读:
- [ 01-11]南京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35件民生实事头号是治堵
- [ 01-05]广州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反电信诈骗等内容
- [ 12-29]最有获得感妇女民生实事,齐了!
- [ 12-28]这个“家”,为什么入选最有获得感福建妇女民生实事?
- [ 12-27]喜迎妇代会!最有获得感的福建妇女民生实事揭晓了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