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巅峰时刻”见证春运之变
新华社记者
1月23日,全国春运迎来“巅峰时刻”:8300万人次匆匆行走在春运旅途上。
记者在北京、福建、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实地采访发现,与往年春运人潮汹涌、拥挤喧嚣的“人在囧途”春运相比,今年的春运亮点频现,正在向快捷、方便、舒适演变。
高铁更快捷 衔接更顺畅
“今年春运客流比去年同期和我们早前的预测相比都有大幅增长,这得益于高铁网络进一步扩大,运力资源进一步释放。”上海铁路局客运处处长朱文忠说。
自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不少地区实现了高铁“公交化”运营。截至目前,高铁加其他城际快速铁路已构成了4万多公里的铁路快速客运网。
在高铁最密集的长三角地区,京沪、沪宁、沪杭、合蚌、合宁等线路运输十分繁忙,最短4分钟就开出一列动车。
“过去是有票就行,现在旅客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乘速度快、舒适度高的动车或高铁。”福州火车站副站长李友铭说。
随着郑徐高铁、沪昆高铁通车运营,“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有效缓解了春运压力。福建在今年春运首次开行去往西安、昆明的高铁动车。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王水平介绍,公路投入营运客车84万辆,日发班次近250万班;水路投入船舶约2万余艘100余万客位;民航日均安排航班1万多班次,全力保障广大旅客出行需求。
一方面加大运力供给调配,另一方面加强运输服务衔接。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密切与民航和铁路部门的工作联动,加强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与铁路、民航的运力衔接,畅通旅客春运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科技更方便 服务更贴心
科技正在改变春运。在北京西站北广场,六条自助检票进站口一字排开。记者看到,大量持有蓝色磁介质车票和二代身份证的乘客从这里自助检票,依靠“刷脸”进站,整个过程只需3至5秒。
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南昌等地部分火车站使用上了“刷脸”进站,既解放了铁路员工,也方便了回家旅客。
广州南站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小璐”服务旅客。“不但可以语音回答旅客有关列车时刻、购票信息、地点指引等问询,而且还可即兴表演机器人歌舞,很受欢迎。”广州南站副站长刘慧说。
“无纸化”出行成为今年春运的新趋势。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不仅实现了线上购票,而且做到扫码进站。“过去旅客大多到站内排队购票,有时甚至要排一个多小时。现在连票也不用取了,只要扫码就能够进站,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压缩到了最少。”该站新闻发言人胡海松说。
目前,全国主要省区市超过2000个汽车客运站支持支付宝买票,而像上海这样的电子票扫码进站服务正在推广中。
“互联网+出行”让旅途变得更加温馨。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在部分高铁动车上,推出扫二维码点餐服务,旅客将注明日期、车次、车厢号、座位号和所订快餐品名发送后,餐车服务人员会将所订快餐送到座位。漳州、泉州火车站等候车室首次开通免费WIFI供旅客使用。
交通运输部门的服务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
作为京沪、宁杭和沪汉蓉三大高铁干线的交会点,南京南站是许多旅客的中转换乘站。以往中转旅客下车后要先出站再进站,极不方便。而今,南京南站专门在候车室增设了10余台反向自动验票机,在站台设置中转换乘“绿色通道”,旅客用不了2分钟就可以从站台直接进入候车室……
旅途更舒适 “囧途”不再“囧”
记者在江苏、福建等地火车站采访发现,与以往春运带着大包小包行李不同,现在旅客往往只携带一些简单行李;原来装行李常见的蛇皮袋,也变成了各种款式的拉杆箱。徐州东站帮助旅客推送行李的雷锋服务车使用频率较往年减少了近一半。
往年春运,人们常常拎着各种年货奔波,现在不少人选择网购年货快递回家。“年货随身携带很麻烦,磕磕碰碰的,现在在网上下单,快递小哥直接送到家,这徐州特产比我还先到家呢!”在徐州做生意的义乌旅客王秉承说。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市场监管处副处长王学斌说,行李少了的很大原因是,人们提前网购年货,人还没到年货先到。国家邮政局大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0日开始,每天有超过1亿的包裹在路上,其中60%以上的包裹都是年货。
针对旅客托运行李的需求,铁路部门也为行李回家开辟了“绿色通道”。据南昌铁路局介绍,今年春运中铁快运入驻尤溪火车站,许多旅客选择到车站办理行李托运,让自己轻松返乡。家在长汀的钟勇得知1.3吨的家当运到长汀才101元钱,干脆把所用东西都装上快运。
春运期间餐车的饮食也折射出当下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刚刚跑车时旅客只要吃饱即可,吃饭只买便宜的。”沪港列车厨师蔡军良说,“现在他们越来越要求餐车人员提供保质保量的食品,去餐车点菜,希望能吃到营养新鲜的饭菜。”
另外,记者采访还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反向”春运,把家乡的亲人接到城市里过年或外出旅游。家在吉林的李杨打算将父母从老家接过来,在福州、厦门、武夷山旅游过春节。“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是过年。”李杨说。(执笔记者:吴涛,采写记者樊曦、沈汝发、赵文君、贾远琨、张展鹏、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