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三年:改革进入深水区 啃的都是硬骨头
2017-01-01 11:08:34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林雯晶 |
分享到:
|
原标题:深改三年:改革进入深水区 啃的都是硬骨头 央视元旦特别节目《苟日新 日日新》第二集视频 央视网消息: 今天对中国改革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12月30日恰好是深改小组成立3周年。来看两个数字:30和198,这两个数字背后,是深改小组为中国改革进行顶层设计的累累硕果。三年来,深改小组共召开了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8份改革文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第20次深改小组会议上强调的一样:“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 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施工高峰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正在架起,多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央视特别节目《苟日新,日日新》今天播出第二集,重点梳理中国2016年在这些方面开创的改革新格局。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斐然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这一年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去产能: 煤炭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去库存: 到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10月末减少427万平方米; 去杠杆: 截至11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降成本: 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5.7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4。全年预计降低企业成本超1万亿元; 补短板: 今年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近千亿元,并先后安排了三批专项建设基金,集中力量加大对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改造等短板重点领域投入。 六方面联动推进税制改革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深改小组第三次会议明确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经济改革的抓手又是什么呢?答案是:财税改革 ! 税收,是管理经济最基本的工具,也堪称最立竿见影的工具。有意识地对一个行业少收税,资本就涌入这个行业,这是税收对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少缴税,就等于多收入,这样可以藏富于民,惠及民生。收多少税,收谁的税,直接反映治国理念。 2014年6月6日,深改小组三年来审议的第一个分领域的文件,就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涉及营改增、房地产税、资源税、消费税、环境税 和个人所得税 六大方面的税制改革。这六个方面,可以说都是深改的硬骨头。 以营改增为例看。之前在很多行业都是收营业税,比如商店卖货,还要再交一遍前一个运货环节的税,等于重复收税,这重复收的税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还最终都通过商品价格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营改增实施后,商店环节只对增值部分收税,像运输环节的税,商店环节就可以抵扣不交。 营改增把服务业和制造业打通,通过对重复交的税进行抵扣,企业兜里省下了钱,就可以花在更急需用钱的地方。今年年底,预计全年营改增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这5000个亿减负的资金,给企业扩建、研发新产品、开辟新企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
相关阅读:
- [ 12-30]全面深化改革三年来 厚植百姓获得感
- [ 12-29]习近平这三副锦囊 为深化改革点出关键
- [ 12-26]深化改革 继续前行,谱写福建新篇章
- [ 12-26]改革攻坚 我们有突破(数字解读2016·深化改革)
- [ 12-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三丨赵昌文:以深化改革为核心 谋划去产能治本之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