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2月12日电 (崔琳 李亚龙)历时5年时间,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之一的长城本体保护工程己相继完工,进入验收阶段。该工程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万里长城—嘉峪关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斌12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该项目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修复技术,根治了危及长城本体安全的病害,恢复了关城昔日雄姿。 张斌介绍,始建于公元1372年的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从初建城池到形成一座完整的关隘历经168年时间。1961年,嘉峪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 “嘉峪关关城建成后,明清时期曾多次加筑修缮。距今最近的大规模修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张斌说,鉴于西北地区风沙大、日照强等自然因素破坏,关城及长城土木结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开裂、油饰彩画脱落、地基下沉、楼体倾斜及病虫害等问题,这对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都极为不利。 甘肃嘉峪关文物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晓燕介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系“十二五”期间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遵循“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保护原则,分为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三大项目。 据悉,该保护工程于2011年11月18日启动,2012年5月末相继开工,2015年底完成主体修缮,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期后,在201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验收。 记者走访嘉峪关关城看到,完成修缮的古建筑已安装监测装置,用于查看空气、风速等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一旦发生预警会及时启动应急措施。靠近公路处,展板详细介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布局,使游客对维修工程“一目了然”。 借着“一带一路”旅游热,今年嘉峪关关城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00万人次。张晓燕坦言,进入全民旅游时代,部分游客群体对长城文化了解程度不够,还存在攀爬、刻画等不文明行为,她呼吁游人自觉保护这处“有生命的古建筑”。 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吴蓓蓓,专程带父母与孩子冬游古丝路。她说:“以前在课本上知道有‘天下第一雄关’,亲眼看到才了解古人的伟大,以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如今逐渐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对于不文明现象的曝光也更畅通,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完) |
相关阅读:
- [ 12-12]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挂牌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改收官
- [ 12-03]长城多长?珠峰多高?这些属于中国独有的数字你知道吗?
- [ 10-07]官方回应广武明长城月亮门坍塌:大风导致 无人为因素
- [ 10-05]情侣长城上刻"到此一游" 被路人提醒后并未停手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