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中国航天员太空当“菜农” 体检发现两条“动脉”

2016-11-14 08:28:35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航天员驻留天宫与神舟飞船组合体已20多天

我在太空当“菜农”

11月13日,距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已经过去了20多天。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上过得咋样?任务进行得顺利吗?

每天至少花10分钟来照料生菜

天宫中的宇航员,此次上天有一项“种菜”的任务。景海鹏和陈冬将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隆基介绍:“选择栽培生菜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这一次在轨时间恰好是30天;二是生菜在地面上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三是生菜可食用,在后续的在轨实验中可以作为食材;四是生菜是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利于进行科普宣传。”

11月11日这天,景海鹏和陈冬主要做了一些常规照料工作,包括检测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灯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质推入空气。他们会利用一个仪器检测含水率,如果显示指数低,就说明需要给生菜浇水了。注入空气是为了让生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植物的成长。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钟的时间来照料生菜。”

另外,在太空种生菜使用的基质和地面的土壤不同,太空中用的是蛭石。王隆基说,蛭石是一种矿物质,它的吸水性非常好,水分在其中传导非常均匀;另外它密度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上天。

植物栽培从宇航员进入组合体的第二天就已开始,他们首先需要安装栽培装置,就像搭积木一样,把装置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个白色箱体。王隆基介绍:“白色装置的固件是3D打印的,都是尼龙性材料,比较轻便,白色和绿色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视觉效果也很好。”

接着就是浇水、播种、铺保鲜膜等工作。在进入组合体的第五天早上,种子发芽了。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当时我和陈冬兄弟都非常高兴,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地面工作人员。我们拍了很多照片,还跟生菜芽合影留念。”

种子发芽后,航天员会把安装在白色装置顶端的灯打开,给生菜提供光照。灯光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主要偏红色。王隆基说,生菜对红光吸收效率非常高,在红光照射下生长得很好;采用绿光是因为它照射到生菜叶上,视觉效果非常好;蓝光则是对植物形态舒展具有较强作用。

生菜进入成长期后,在光照的作用下,就开始变绿了。景海鹏写道:“到今天为止,在我们亲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经长得很好了。我们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很有满足感。”

“下周二,是我们在轨种植蔬菜的最后一天,到时候我们会进行植物采样,把生菜的叶子和根茎剪掉,放到低温储蓄装置中,再把它们带回。”景海鹏写道。

王隆基说:“这次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暂时不让航天员食用。我们要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我们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在轨植物栽培技术,是未来长期太空载人活动、深空探测等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将来我们还会做其他物种的大面积栽培实验,通过几轮实验,逐步掌握植物在太空生长的规律,便于以后在空间站种植种类更多、面积更大的植物。”

天宫二号更舒服,布局、装修都非常好

景海鹏的第一篇“太空日记”是在组合体里的第一天写下的。“现在是晚上十点零五分,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这次飞行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景海鹏和陈冬的在轨飞行时间长达33天。驻留太空期间如何生活无疑是大家所关心和好奇的。

“很多人问我们睡觉、吃饭的情况。工作比较饱满,现在特别想睡觉。早饭和午饭是合并吃的,因为前期在对接,进入组合体,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有时间吃饭。我们准备晚饭好好吃一顿。早饭和午饭主要吃的是一些即食食品,零食吃得比较多,主食吃得比较少。米饭面条加热完后就忘吃了,我们准备晚上补上。”景海鹏写道。

据了解,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介绍,“神十一”航天员的食谱是5天一个周期。飞行后期,会适当安排低膳食纤维的食谱,增加复合营养素的补充。地面人员记录航天员的进食情况,定期评估,必要时也会提醒该吃什么、吃多少。准备的食品比以前的太空任务更加丰富,更符合航天员的饮食需求。地面科研团队给航天员配置了主食、副食共六大类100多种食品,能吃到酱牛肉、鱼香肉丝等家常菜,以及类似甜点的烘焙食品。

第三次上天的景海鹏觉得,相比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更舒服,布局、装修、颜色搭配都非常好。航天员会根据任务的需要穿上不同的衣服:有上天穿的压力服、在天宫里大部分时间穿的是舱内工作服,还有骑自行车和跑步用的运动服、便装等。

通过实验收集失重时的身体变化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会开展多项在轨的试验: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进入天宫二号的第三天,他们就做了一项在轨实验——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简称CDS实验),主要用来在轨检查航天员身体的一些指标。陈冬把太空实验的异质性和趣味性记录在了“太空日记”里。

“CDS装置上有一根心电信号线,这根线有4个探头,连接在身上,测量我们的心率。在太空做CDS实验和地面上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超声。因为在太空中失重后,人的器官会发生一定的位移,所以在地面上很好找的位置,在天上就变得不太容易找,需要我们反复地变换探头来寻找它。这些设备测出的数据,主要是监控我们在太空中身体各项指标是否和地面一样,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一些珍贵的数据,拿到地面以后,进行进一步分析,来得知我们身体在失重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

有趣的是,这一次,陈冬发现了两条“动脉”。“平常我们做脖子的动脉检查时,很明显就一条动脉,但在天上发现有两条。一开始我就找错了,找成旁边的静脉了。因为到天上后,旁边的静脉也变得很粗,很容易搞错。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天上做这个实验,就是来对比,来找这些不同点,来研究大家在失重环境下一些不同的地方。”

“进入太空后很多事情跟想象中不同。”陈冬在日记里写道,“第一次进入太空确实体会非常奇特,感觉刚开始自己的身体都不会控制了,已经分不出该怎么走路,怎么行动。还好有景师兄在旁边帮忙,现在已经慢慢适应失重的感觉,也越来越感受到失重的乐趣。”

(综合本报记者余建斌及新华社报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