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党政干部“触网”赶考,须答好“四题”
2016-09-22 08:04:09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陈玮 赵舒文 |
分享到:
|
10年前,当人民网的编辑们把地方党政领导资料挂到网站上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他们注意——许多网民在各地领导简历资料下方留言,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希望得到当地领导关注,并督促解决。 这无意中启发了他们——能否通过网络牵出一条条“红线”,把亿万网民与地方领导点对点联系起来,搭建干群互动的新平台呢? 2006年8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正式上线。此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互联网虽已不陌生,但如何在网上与群众打交道,却依然是件新鲜事。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中央新闻网站,人民网试探性地打开了一扇窗。 一晃10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过7亿,互联网当仁不让地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成为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网民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累计达93万多条,获得领导干部回复的数量已过57万,超过留言总量的六成。 当年的新鲜事,已是当下各级领导干部绕不开的“必答题”。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信息时代,党政干部如何在互联网上走好群众路线,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 透过人民网当年打开的那扇窗,我们辗转安徽、河南、四川三省,聆听一条条留言背后的“中国网事”,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党政干部“触网”赶考,须答好“四题”:摒弃“鸵鸟心态”,跳出“对手思维”,警惕“选择性问政”,防范“制度空转”。 摒弃“鸵鸟心态”,直面网络时代现实 48岁的罗先全之前从未在网上发过帖,甚至不会用键盘打字。 罗先全家住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在外漂泊务工了半辈子,干的是建筑工,吃的是力气饭,虽说收入尚过得去,隐忧却总挥之不去,“今后干不动了怎么办?” 周边乡镇越来越火的乡村旅游,让罗先全很是羡慕,也动起了心思。身处大别山腹地的斑竹园镇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罗银青,就是沙堰村人,“能不能呼吁政府好好挖掘开发一下红色资源,让家门口的旅游也火起来?” 酝酿半个多月后,今年6月8日,罗先全在儿子的怂恿下决定首次上网“发声”——“跌跌撞撞”搜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安徽省委书记留言。他用的是手写板写字,短短几句话,一笔一画写了30多分钟。 几天后,罗先全看到了来自六安市委办的留言回复:“金寨县表示,目前正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念馆……”罗先全似乎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描述自己的心情:平生第一次管起村里的“闲事”,说了有人听,不仅留言获得回复,自己的期盼也正步步逼近现实。 如果说10年前,中国网民大多还贴着年轻化的标签,如今,中国网民已达7.1亿,手机网民突破6.56亿。“网络时代,脱离网络就意味着脱离群众。”在人民网等网站上,安徽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对网友的每一条留言都有回音。因与网友频繁互动,他被网友称作“老于头”。 “网络是我的‘第三只眼睛’。”于勇坦言,网络有着“最少过滤”的信息,是“最少修饰”的意见平台,也是自己了解百姓、融入群众的重要渠道。“可以说,上网是我每天睡前的一项必修课,不完成这项‘作业’,睡觉也不踏实。” 同于勇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经常“上线”、频繁“触网”,倾听网民呼声、回应网民诉求。10年来,共有2000多位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留言。其中,先后有56位省委书记、省长公开与网友互动,几乎每位都为人民网网友留言办理作过批示、提过要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不时有这样“刺耳”的新闻:“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回复少得可怜、沦为‘摆设’”;“对网民回复均是一个‘模样’,像是‘机器人’在办公”……面对网络问政的勃兴,个别领导干部还“水土不服”;面对网民的呼声与诉求,有的领导干部心态则要么是“管住它”,要么是“随它去”。 “要过好‘互联网 群众路线’这一关,目前最需‘ ’的,与其说是一种知识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为民意识、公仆情怀。”穿行三省,这是我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在四川乐山的所见所闻,对我们触动很大。 乐山市委书记彭琳对人民网网友的留言,不仅每条必看,而且始终坚持对每条回复意见终审把关。虽履新才半年多,其要求之严格,风格之“麻辣”,当地干部早已不陌生。 因政府承诺的拆迁安置多年没有着落,拆迁户龙俊良一气之下给彭琳写了一条措辞尖锐的留言:“我们拆迁的时候今天交钥匙,明天就把房子推了,那流程多快,房地产开发从拿地到开工几个月就办好了,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办事就那么难吗……” “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留言办理的拟回复意见报上来,彭琳批得同样毫不客气,要求市里相关领导亲自协调,立即办理,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追责”。 “认真对待好、妥善处理好群众网上诉求,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基本要求,更是政治责任。”这是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履新乐山不久,彭琳便主动要求畅通各类网络互动平台。从市委书记网上信箱,到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乐山构筑了矩阵式网络问政平台,为的就是帮助干部走出“围城”、融入群众,更好地触摸民意。 为了主动把群众迎进来,彭琳甚至力主拆掉了绝大部分机关大院的围墙。同时,在市委办公楼进门大厅的墙上,刻上两行大字:“法律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 消除了思想性隔膜,才能更加真切地感知:一条条留言,看似芝麻小事,但背后是一个个鲜活个体。 “看表面你只帮助一个上学困难的小孩,其实你拯救了我一家人……”等来儿子的入学通知,激动难抑的曹志刚又在人民网上给彭琳留了一条言,不过,这次只为道一声感谢。 30岁的曹志刚来自乐山市犍为县泉水镇,跟妻子常年在成都务工。2012年母亲被查出尿毒症,父母只得在乐山市区一家医院附近长期租房,以便接受透析治疗。年幼的儿子长期留在乐山,由爷爷奶奶照看。眼看着儿子到了适学年龄,但由于户口不在乐山市本地,加上自己的劳务合同和居住证也在异地,曹志刚每次去学校联系,还没进校门,便被门口的保安拦下,“资料不齐,门都进不去”。 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当时就想在网上发泄一下自己的郁闷。”今年5月,一筹莫展的曹志刚在留言板上给彭琳发帖:“儿子能顺利上学吗?” 曹志刚没有料到,网上的“发泄”居然有了网下的回音。不久,乐山市教育局就有工作人员同他联系。孩子上学的事尘埃落定后,全家人在家庆祝了一次。从不饮酒的父亲,痛痛快快地喝了几小杯啤酒。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认为,网络在今天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渠道作用和反映民意的价值越来越大。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若还是持有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鸵鸟心态”,就会在联系服务群众上留下不应该有的“盲区”。 |
相关阅读:
- [ 09-21]人民日报官微点赞厦门速度 网友:我是厦门人我骄傲
- [ 09-20]人民日报:让生命之火激荡在每个人心头
- [ 09-19]人民日报:互联网投资尽管仍火热,却已显露拐点
- [ 09-19]人民日报:领导干部坚持在基层才可能出政绩
- [ 09-18]人民日报批部分网上政务沦为花架子:只为应付检查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