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降成本再出8招:抓社会痛点 每年减税5000亿

2016-08-27 10:57: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李霖 王祥楠  
分享到:

今年以来,中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全方位为企业减负。日前,降成本再迎新举措,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6大目标任务,并从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物流、资金周转、企业内部挖潜等8个方面“出招”。对此,专家指出,在此前已取得的降成本成效基础上,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力,方案的落实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动能。

抓痛点“对症下药”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在不少领域仍面临着较高成本压力。以融资、物流成本为例,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长期居于高位;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16%以上,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至今未低于8%,这些指标均高于同期的美国、日本等国。

针对难题,国务院加快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并提出具体目标任务: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一是税费负担合理降低,二是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三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四是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五是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六是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指出,国务院全面推进降成本的方案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打出这样一套降成本“组合拳”,实际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抓住了当今社会的痛点。

“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既要明确大方向,也要确定从哪些具体方面进行减负,本次出台的方案显然是抓住了这两点。6大目标任务基本上包含了当前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较高的主要问题,推动实现这些目标既体现了政府降成本的决心,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每年减税5000亿

为了实现为企业减负的目标,本次方案打出“八招”。刘胜军指出,本次降成本方案具体内容非常实在,例如在税收方面提出每年要减税5000亿元以上,同时针对债务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例如通过组建债权人委员会来妥善处理债务问题等,这些都是化解企业债务负担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表示,有几项成本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比如税费负担合理降低,这完全可以做到;融资成本的降低也是可以实现的,其实在过去两年融资成本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是降低的,这得益于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

本次降成本措施带来的实惠实实在在。以用能成本为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有生指出,随着方案逐步落实,企业用能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一是降低输配价格,预计2017年降价空间更大;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初步预计今年可降低企业用电支出374亿元;三是降低天然气价格。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消除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具体措施中,我们看到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内容。这些方面可控性强、作用突出,加快落实将能显著改善企业运营环境、降低企业成本。”何维达说。

内外发力方显效

应该看到,此前出台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已经开始收效。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指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02元,同比下降0.11元,下降额比5月份加大0.08元;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9%,降幅比5月份扩大3.2个百分点,降本减负效果显现。

“在此基础上,随着本次方案的加紧落实,下半年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将有望进一步降低。”何维达说,同时应认识到,降低企业成本不能只是政府出力,企业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本次提出的8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引导企业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加强先进技术推广,鼓励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在做好外部降成本的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进行内部管理创新,优化组织结构,避免因内部决策不当带来的成本浪费和损失。只有外部内部同时发力,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