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时政> 正文

观察:习近平乌兹别克斯坦署名文章传达三大信号

2016-06-23 19:58:12曾伟 洪蔚琳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责任编辑:张海燕 赵舒文
分享到:

2013年9月10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卡里莫夫总统陪同下,在撒马尔罕参观兀鲁伯天文台。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6月21日,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回忆了中乌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讲述了两国现今的合作成果,并对两国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多次在外国的主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了一种具有个人特色的公共外交方式。这些署名文章有意选择发表在“当地权威报纸”,既是出访前对国外媒体“种种分析和猜测”的“很好回应”,也是对历次出访的“定调”。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本次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所发表的署名文章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展现了中国诚心诚意同各国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的意愿,也透露了他对中乌关系的三大“定位”。

交融 深厚的情感有利相互认同

中乌友好关系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将读者的目光拉回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沟通了中乌两国,从此开启了两国文化交融借鉴的千年历史。

习近平通过回顾历史,展现了中乌两国关系的一项特殊性——积淀深厚的文化共性与相似的民族心理。一方面,历史上中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互学互鉴;另一方面,凭借天然的地理临近优势,两国人民在沟通发展中形成了相近的文化心理。如习近平所言,“中乌两国人民勤劳勇敢、诚实守诺、重情重义,对家国天下有着相似的理解”,没有高筑的跨民族文化壁垒,相似的民族品质与价值观念必定有利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认可。

中乌历史交往频繁,有着天然的亲和性。“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习近平署名文章开头一句600多年前明代中国官员出使中亚后写下的诗句,作为中国文明的符号无形中将两个相隔千里的国度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与乌兹别克斯坦读者的心灵距离,也展现了底蕴深厚的“中国智慧”。

从历史中寻找彼此的契合点,搭建起认知与理解的桥梁,缔结情感交融的纽带,这是中乌传统友谊之于今日关系构建的意义,也是习近平在海外署名文章中所要传达的重要讯息。

合作 数字见证双边关系之务实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24年以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在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13年习近平首次访乌,双方签署了《中乌友好合作条约》、《中乌2014年至2018年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从此开启了两国在“一带一路”和人文交往方面的密切合作。

习近平用数字说话,以大量数据展现中乌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丰硕成果。“2015年,中乌双边贸易额35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多倍,中国连续3年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4条管线全部过境乌兹别克斯坦。”通过真实准确的数字列举,习近平强调了中乌“一带一路”合作并非止于政策与规划性文件,而是切实实现了多领域、有规模、有深度的区域共建协作。

以深厚的历史情感积淀为基础,近年来两国人文交往方面亦大有所为,“双方在互派留学生、汉语教学、地方交往、联合考古、互译文学作品方面合作取得新进展,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