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3年来 这些细节点亮中美关系
2016-06-07 13:27:4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6月6日,二十四节气中芒种的第二天。这是麦子等作物成熟等待收割的日子,也是中美关系在发展中进一步获得成果的日子。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这里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 时间,有时在节点上会出现难得的巧合。3年前的6月上旬,中美间同样发生着一件促进两国交流的标志性事件:在太平洋彼岸的安纳伯格庄园,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就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年来,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众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取得新成果。来之不易的成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而双方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则是最根本的一条。 同样,在两国一同前行的路上,许多点滴的细节让我们难忘、感动,这些细节点亮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亲密互动”带来深入交流 两个大国的交流,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两国元首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是否频繁,是否亲密,可以看出两国是怎样一种“伙伴”。 “庄园会晤”、圣彼得堡会晤、海牙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从2013年至今,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之间,已进行了多次会面,有时是因为国事访问,有时则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的间隙。而相互间的通信通话更是不计其数。今年9月,双方有望在G20杭州峰会上再度会面。 如果说打领带、穿西服、带着政府官员分坐桌子两侧的会面充满了“礼节性”,那么那些更轻松随和的非正式会晤,更能让双方敞开心扉交流,能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沟通。 2013年6月7日至8日,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不打领带,两场会晤,一次晚宴,一起散步……习近平同奥巴马面对面会晤和交流,时间加起来超过8个小时。这在中美高层交往的形式上是一个创举。 2014年,北京中南海瀛台,映着皎洁的月光,习近平向奥巴马介绍起瀛台的历史。在这里,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光绪皇帝曾在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囚禁在此。习近平向奥巴马表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奥巴马则有所感慨地回应:“我们今晚的交谈非常深入,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的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执政理念的了解。我更加理解中国人民为何珍惜国家统一和稳定。”双方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交流,直到夜里23时多才挥手告别。 而在2015年,两国领导人在月朗风清的夜晚,沿着白宫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走向布莱尔国宾馆,在长达3个小时的会晤中,就治国理政、中美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两位元首之间的互动只是两国亲密交流的一部分。更多形式的交流正发生在各个层面、各种领域。 比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从2009年7月开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的每一年,这一对话都会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轮流举办。谈双边贸易和投资,谈保护知识产权,谈网络安全,谈气候变化,不论哪一次,中国的副总理级别官员和美国国务卿都会到场,两国参加对话与磋商的部级官员都不下数十位。 还有像在军事领域,中美双方的将领在香格里拉论坛多次进行沟通对话,2014年以来,中国两次参加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系列军事演习;在经贸领域,中美企业家通过峰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寻找合作契机,推进合作;在地方合作领域,中美之间的省州合作、友好城市互访在持续进行;在人文交流领域,“中美旅游年”的开启、青年创客的才华比拼、两国人民的互访交流,带来了增进认识的新契机。 有交流,才能了解;有了解,才能有可能变得亲近。 |
相关阅读:
- [ 06-07]新华社评论员: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奋力前行
- [ 06-07]共研中美合作 2016中美大学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 [ 06-07]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3年来这些细节点亮中美关系
- [ 06-07]中美经济对话:“老”议题会否有“新”突破
- [ 06-06]习近平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
- [ 06-06]中美举行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对口磋商
- [ 06-06]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出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