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940万考生今日赶赴高考 26省份采用全国卷

2016-06-07 07:32:40张尼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陈玮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张尼)今日起,2016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940万考生参加考试。今年的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加至26个,此外,作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考场纪律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940万考生赶考 多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这一数字相较上一年下降了两万,不少地区的报名人数也创下历史新低。

从报名人数来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2万人,较2014年增加3万人。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陕西、吉林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地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如,北京今年有6.1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10年下降,相较2006年的12.6万人,高考报名人数在10年间缩减了一半。

江苏省今年的报名人数相比去年减少了3.25万人,只有36.04万人,这也是自2010年该省首次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后,连续第7年下降。

但与此同时,广西、四川、湖南等地的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2016年广西全区高考报名人数为33.2万人,比去年增加2.2万人,四川省共有571385名考生参加高考报名,这两省份报名人数都创新高。

考卷变化:26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

今年高考,各地在考卷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除去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这5个省份外,其余26个省份均选择统一命题试卷。

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前中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14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记者注意到,2014年16省份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而包括安徽、湖北、四川等在内的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统一命题试卷。

值得注意的是,在26个选择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中,各地区的试卷也有所区别。包括福建、广东、重庆等在内的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而山东省今年只有英语和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I卷外,其它科目为本省自主命题。

另外,今年高考,四川也没有选择所有科目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其中,使用全国卷的科目是语文、文科综合、外语科小语种,而数学、理科综合、英语科则使用四川卷。

考场纪律“史上最严” 多地部署严防“枪手”

去年11月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另外,本月刚刚开始实施的新版《教育法》中也明确,包括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抄袭他人答案,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行为,或将面临“禁考”3年的处罚。

作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的考场纪律一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教育部近期也多次发文,强调“诚信考试”。

与此同时,各地区也对高考安全展开积极部署,采取多项举措严防“泄题”和“枪手”替考。

例如,宁夏规定,本科高校高考期间将加强在校生管理,严格请假制度,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严防出现充当替考“枪手”的现象。

山东要求,高考期间各高等学校应坚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一般不允许请假,“对无故未到校者,要逐人查清去向,对去向可疑者,要深查细究,防止学生参与替考”。

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消息,各地公安机关根据统一部署,重拳出击,目前已破获涉考案件10余起,抓获犯罪分子170余人;清理涉嫌贩卖考题、答案和作弊器材等各类违法信息6000余条。(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