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台网中心主任:中国今年地震频度与往年基本相当
2016-05-25 22:36:33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李霖 孙靖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我国今年地震频度与往年基本相当 新华社记者 荣启涵 截至今年5月25日,我国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9次,4级以上地震41次,相较于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约20次和4级以上100余次的数据,今年的地震频度与往年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针对近期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网传下次大地震会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是真的吗?】 潘怀文表示,青藏高原是现在地质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南面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十分明显。但判断近期是否一定会发生非常巨大的地震,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依然难以得到清晰的认识。 据介绍,青藏高原的南坡、尼泊尔印度一线,在历史上确是巨大地震频发的地段,每隔七八十年,就能找到一次平均7.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记录。潘怀文说,在这样的地段加强防灾准备十分必要。以上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边境线南部,并未延伸进我国内部。而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内部也确实是大地震聚集发生地,是我们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域。 【全球或中国目前是否进入地震多发期?】 潘怀文介绍了两个特点。其一,从全球尺度来看,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全球就进入了一个8级以上大地震多发时段;其二,从国内情况来看,自2001年发生在青海昆仑山口西的8.1级地震开始,我国大陆已经历了两次8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确实处于一个强震多发的时段。 地震的发生,在时间轴上是不均匀的。有些时段密集连续发生,而有些时段则间隔较长。因此,可以分为地震活跃期和频度、强度相对小的平静期,但这样的划分也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平静时间段内也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活跃时间段内也不是每年都会有大地震。”潘怀文强调说。 据介绍,以中国大陆为统计样本,以华北地区为例,当前就处在一个地震相对平静的时段。从1998年1月10日发生在河北张北县的6.2级地震之后,华北已有近18年半的时间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网上各式地震消息,应该怎么看?】 国家鼓励社会公众、团体开展有关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但是我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地震预报只有通过国家来进行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意见。 潘怀文说,网络是个开放空间,会有很多良莠不齐的信息,有很多不确定的信息甚至是错误信息和地震谣言,要提高对此类信息的判别能力。 “当前地震的预测预报依然处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阶段,还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潘怀文说,个人向社会公众发布明确的短期和临震预测预报意见,风险极高,容易引发一些区域内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新标准即将实施,能否让建筑更安全?】 潘怀文表示,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更是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努力,全国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普遍提高。 “要把常态的防灾准备和短时间内对于地震特征的理解科学审慎的结合好。”对于地震多发,他表示,没有必要采取过度忧虑、恐慌乃至采取极端不理智的应对行动,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地震灾害。 潘怀文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都必须按该标准执行。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生命线工程,还需要进行更高的抗震设计。 “一个明显变化是,在全国的范围内,取消了上一代区划图中不设防的区域。”他介绍,自此全国所有地区都必须进行6度以上的抗震设防,而图上红色区域地震烈度较高,需进行更严格的抗震设计。 第二个特点是,这张图把各个区域的抗震设防要求明确到了乡镇级别。“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区域应当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抗震设防。”潘怀文介绍。 |
相关阅读:
- [ 05-24]新疆阿克苏乌什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6千米
- [ 05-24]闽侯荆溪中铁城打桩如“地震” 震裂隔壁民房
- [ 05-22]西藏日喀则两县发生4次地震 未造成人员伤亡(图)
- [ 05-22]台湾屏东县附近发生4.6级左右地震
- [ 05-22]西藏日喀则连发多次地震 最大两次均为5.3级
- [ 05-21]日本八丈岛发生里氏5.5级地震 震源深度239公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