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国内调研的“秘密”
2016-02-16 09:46:19来源:学习中国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三)研究和推进精准扶贫 困难群众是习近平最关心的群体,他把7017万困难群众的脱贫定为“十三五”期间最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必须100%完成的任务,他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每次调研,只要当地有困难群众,他基本上都要到困难地区实地调研,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2012年底,习近平到位于大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考察,他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唐宗秀家,盘腿坐在炕上,嘘寒问暖。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前往甘肃省的连片贫困地区、海拔2400多米高的定西市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询问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等等。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探望苗族贫困村民施齐文。他坐下来同施家人一起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他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2013年11月底,习近平又前往山东临沂革命老区,到了临沭县曹庄镇朱村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个房间察看,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很高兴。 新疆喀什地区的疏附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4年4月,习近平来到该县,走进维吾尔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对阿卜都克尤木说,“看到你们家生活有这个水平,我很高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在与村民嘘寒问暖的同时,习近平还给群众开出“脱贫”药方:“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他指出:“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吉林延边调研时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四)加强作风建设 习近平在调研时,时时不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他在不断强调反腐倡廉的同时,还常常通过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来传承党的优良作风。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传承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砥砺前行的指路明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热情火焰。习近平2016年2月2日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2013年,习近平在考察调研的同时,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武汉东湖毛泽东故居和临沂革命老区与当地领导干部一起,四次接受红色基因教育。2014年分别在河南兰考、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福建古田和南京军区军史馆与当地领导干部一起,也是四次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2015年2月13日-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到的即是他1969年1月开始插队近7年的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深情地说:“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习近平在参观延安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时,动情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是他从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
相关阅读:
- [ 02-16]习近平谈中共的规矩
- [ 02-15]图说国情:习近平谈改革
- [ 02-15]习近平印证承诺 支三招为老乡增收
- [ 02-15]《这三年》系列:习近平谈改革
- [ 02-15]《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