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学习小组】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贡献

2016-01-25 16:54:47 周新民 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王海云 王海云  
分享到:

【学习小组按】

中华文化中,三,是个极重要数字。一生二,二生三,生万物。

中国谋划大事,常用“三到五年”的时限设定目标。

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已满三年。相对一届五年的任期,已过大半。

这三年,耳目一新,民心大振。这三年,极为不易,极不平凡。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读懂这三年,才能看清方向,看准趋势,把握未来。

而读懂这三年,需读懂一党;读懂一党,需读懂一人;读懂一人,需读懂他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

他就是习近平

今天起一直到周五,学习小组(微信号:xuexixiaozu)将尝试和组员一起,读懂习近平这三年,乃至中国的这三年。

学习小组要推荐的,是组员周新民的文章,他另一自豪身份是“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创立者”。

他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进行了持续、深入关注与研究。此前,小组推荐的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刊发的《这三年真不易,习近平为什么“能”》,即为其作品。

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习近平这三年治国理政的“四大贡献”、“四大支柱”、“四大特征”、“四大核心能力”,堪称“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秘笈”。

小组拟分4天发完,周五推全文版,具体说:

周一(1月25日)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贡献”。

周二(1月26日)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支柱”。

周三(1月27日)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特点”。

周四(1月28日)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核心能力”。

周五(1月29日)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秘笈(全文版)

相信,这将是一次,不虚此行,却稍有点难度的阅读之旅,为期一周。一周时间,读懂三年。值。

好,今天,我们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贡献”。

作者认为,这四大贡献是:

1,重塑党的形象

全面重塑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中国梦”引领的思想体系

基本形成了“中国梦”引领下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

3,“三位一体”治理格局

基本构建了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三位一体”治理格局。

4,巩固高效领导模式

巩固了符合国家政治体制特点的高效领导模式。

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贡献

周新民

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三年。这三年产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可以预见,这三年已经践行、正在践行的思想路线和政策方略,必将对未来中国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有理由相信,这三年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升华形成的思想成果、理论成果,必将为在全新起点上开创更高的治国理政境界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必将有力指导、引领和推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

根据这三年治国理政呈现的特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贡献归结为四个方面。就是:

(1)全面重塑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形成了“中国梦”引领下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

(3)构建了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三合一”的治理格局;

(4)巩固了符合中国政治体制特点的高效领导模式。

贡献之一:

全面重塑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表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越好,事业就越兴旺,前景就越光明。但必须正视,脱离群众的危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尖锐地摆到了党和国家的面前。事实上, 一个时期以来,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较过去相比,不是变高了,而是变低了、变小了、变差了,主要是一些贪官污吏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名声,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清醒的认知,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向心力在变弱的杀伤力和危害性。在凝聚党心的同时,迈开了凝聚民心的新步伐, 以自信的态度、果敢的勇气、坚定的意志、正义的情怀,坚定不移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深层发力破除潜规则,重拳出击打击腐败,积极构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塑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党在短时间内重塑形象,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夯实了坚实的人心根基。

一是政治局带头执行“八项规定” ,让人民群众领略了党的鲜明姿态。重塑党的形象,坚持从党中央做起,响亮喊出了“向中央看齐”的口号。无论“八项规定”,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中央高层以上率下反四风、转作风、树新风,让人民群众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热,看到了党中央与人民群众一条心的自觉姿态。 习总书记到地方调研,吃自助餐,一顿饭限定6个菜。

二是“零容忍”反腐败,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坚强决心。首先是动作快,十八大后不到两个月,“首虎”落马;其次是力度大,上不封顶,下不设限,没有禁区;再次是公信力强,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持丹书铁券,成为“铁帽子王”。重拳反腐深得党心民心,国人为之称道、官场为之肃然。人民群众看到了党的自信和坚强有力,看到了组织的力量和正义的力量,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普遍增强。

三是聚焦“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在得实惠中感到了党的伟大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随着“精准扶贫”等举措落地开花,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得到有效传递,让亿万人民看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未来,增强了“获得感”,增强了对党的认同感和期待感。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历来是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根基工程。因此,党群关系得到迅速理顺,党的民望得到日益攀升,全党上下凝聚力得到普遍增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贡献

贡献之二:

基本形成了“中国梦”引领下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

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凝炼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这三年,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我们国家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全领域、全方位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简单概括,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也是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形成了以治理为内核的治国理政思想框架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日趋复杂,传统意义管理国家的理念和思路已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直面问题挑战,实现从管理国家向治理国家的跨越转变,建立以治理为内核的新体制、新机制。十八大以来,围绕“治理”,我们党不断创新治党、治国、治军理念和思路,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治国理政思想框架体系。这个框架就是:

一个梦想——“中国梦”召唤,两大目标——“两个一百年”引领,三大主线——治党、治国、治军统筹,“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事实证明,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已经在推动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了指路明灯作用,并将继续在引领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强化了党领导一切根本原则下治国理政系统思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的特征。当今时代,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也前所未有,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形成了党领导一切根本原则下的治国理政系统思路。

首先,强化了新形势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理直气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在这个思想指引下,确立了新形势下要由党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利益、理顺重大关系,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这一重要领导原则。

其次,创新了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更加强调党委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组织、经济、法律手段实施党的领导。

再次,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的战斗力。

党领导一切根本原则下的治国理政系统思路,既继承了党的光荣传统,发挥了党的传统优势,又符合党情、国情实际,并最终将用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优势。 有了党的领导才能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有了党的领导,才能攻坚克难、创造奇迹;有了党的领导,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三是形成了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配套方略。

在治国理政思想框架体系引领下,在治国理政系统思路统领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领域进入了全面创新、全面治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具体方略,有效支撑和丰富了治国理政思想的框架体系和整体思路,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涵。

核心思想主要有:

经济建设坚持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政治建设 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生态建设 实施绿色战略,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党的建设回归本源,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 另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