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时政> 正文

王毅:同舟共济迎挑战 携手并进促发展

2015-12-06 14:57:58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分享到:

同舟共济迎挑战携手并进促发展——外交部长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访问津巴布韦、南非并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新华网约翰内斯堡12月5日电 2015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对津巴布韦、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行程结束之际,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今年中国领导人出访外交的“压轴大戏”。巴黎之行旨在引领和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为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协议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再访非洲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非传统友好,为新形势下中非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规划和指引。这次访问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发展中大国定位,着眼人类社会的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中国改革发展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非洲发展振兴的有机衔接,体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是拓展中国全球发展空间和运筹外交战略布局的又一次重大行动,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7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日夜兼程,辗转3国4座城市,密集开展双多边活动,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发表多场重要演讲,提倡议、推合作、促团结、谋共赢,成果斐然,影响深远。国内外舆论密集关注,认为此访标志着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非友好合作掀开新篇章,具有重要划时代意义。

一、引领气候变化谈判形成新势头

王毅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节点,备受瞩目和期待。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出席大会开幕式,昭示着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决心为谈判进程注入政治动力。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提出重要主张,同与会各方密集沟通协调,彰显了负责任、有担当、建设性大国形象,为大会成功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为达成巴黎协议提出方案。本次大会旨在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纵览全局,着眼长远,指出巴黎协议应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推动全球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协议应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应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应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应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这些倡议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既坚持原则,又体现灵活,既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诉求,又兼顾各方立场,得到广泛支持和赞同。

为推动谈判进程凝聚共识。今年以来,中国同美国、法国、巴西、印度、欧盟陆续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大会作了良好铺垫。大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法国总统奥朗德、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见,实现了双边关系发展和气候变化磋商的双促进。习近平主席积极开展穿梭外交,同其他与会领导人坦诚、务实沟通协调,引导各方着眼大局、坚定信心、相向而行,最大程度凝聚共识。针对各方关切的减排、适应、资金和技术等问题,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基本原则依然有效,同时应推进合作共赢,各尽其能共同应对挑战,发达国家尤其应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义务。习近平主席的主张巩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基石。

为南南气候合作增添动力。中国多年来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会上进一步宣布,中国明年将先期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融资能力。“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世界展现了知行合一、实实在在的中国外交风格。

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表率。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习近平主席介绍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措施,指出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信心和决心实现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2030年气候行动目标,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善尽义务、多作贡献的诚意。各方普遍认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时代潮流,节能减排目标雄心勃勃,为全球应对温室效应带来“一席凉风”。

在习近平主席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实现良好开局,形成积极、务实的谈判磋商氛围,在广泛议题上意见更趋统一,为大会圆满闭幕并达成全面、均衡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开启中非合作全面发展新时代

王毅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正值论坛成立15周年,是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中非峰会,在中非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主席和祖马总统共同主持峰会,同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领导人共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谋中非关系发展大计,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唱响了中非友好团结大合奏。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习近平主席强调,任凭国际格局调整演变,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不会改变;任凭经济形势起伏跌宕,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不会改变;任凭时代社会发展变迁,中非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不会改变;任凭出现各种威胁挑战,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坚定意志不会改变。这是新时期推进中非友好合作的庄严宣示,展现了发展对非关系的最大决心和诚意,得到非方热烈响应。不少非洲领导人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是为了示强,而是为了扶弱;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中国不仅没有殖民过非洲,反而促使非洲获得新生。中国过去是非洲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同志和战友,现在是非洲发展建设进程中最可靠和最真诚的合作伙伴。非洲国家愿同中国携手前行,共同实现民族复兴梦想。

实现了中非关系定位再提升。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非关系重要性的持续显现,全方位合作拓展的自然结果,实现了中非关系定位又一次飞跃,为双方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互利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中非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致力于做强和夯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五大支柱”,为实现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启动了中非互利合作升级版。当前,非洲各国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双方在发展上互有需要、互有优势,迎来难得历史性机遇。本次峰会在中非发展战略对接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推动中非合作实现全面升级。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发展对非关系的重大举措,着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和安全“十大合作计划”。这十大领域高度契合非洲大陆的发展需求,完全符合非洲人民的迫切愿望,尤其是助推非洲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等将有效解决非洲多年面临的就业、吃饭和健康三大民生问题,帮助非洲尽快把自然和人力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实力和民众福祉,同时也将把符合非洲发展需求的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更多引入非洲,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体现中非关系平等互利的本质特征。

赋予了中非合作理念新内涵。中非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走在国际对非合作前列。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阐述新形势下中非合作理念,强调中非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的多方合作,坚持能力导向的务实合作,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坚持基础优先的重点合作。这些理念体现了中国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正确义利观,有利于非洲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人力资源不足等发展瓶颈,顺应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赋予中非关系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对非合作姿态平等、举措务实、理念先进,将为国际社会开展对非合作发挥引领和启示作用。

王毅说,这次峰会不仅气氛热烈,而且成果丰硕,是一次加强中非团结合作、引领中非关系未来的历史性盛会。峰会审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凝聚了中非双方共同智慧,成为指导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同非洲各国领导人举行双边或集体会见,就中非关系发展及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推动中津、中南关系迈上新台阶

津巴布韦和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对华关系具有战略意义。两国当前处于国家建设的重要阶段,同中国深化合作空间广阔、正当其时。习近平主席此访充分发挥中津、中南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两大优势,使传统友好更多转化为合作动力,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高度,对中非关系整体发展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

续写高层交往佳话,不断巩固政治互信。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是非洲资深政治家,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走自己的路,同中国领导人有着多年友好交往。去年穆加贝总统访华时邀请习近平主席尽快访津。“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习近平主席如约专程到访,穆加贝总统亲往机场迎送,成为中非领导人真诚交往的生动写照。习近平主席同南非总统祖马过去3年内进行3次国事访问,今年已是第5次会晤,彼此建立牢固战略互信。领导人之间的密切交往,有力引领了中津关系和中南关系的大方向,为双边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绘制务实合作蓝图,持续扩大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此访推动中津、中南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未来双边合作作出全面规划。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津不仅要做政治上的好朋友,还要做发展中的好伙伴。两国同意加强农业、矿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领域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南要坚持做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伙伴。双方同意加快落实《中南5-10年合作战略规划》,推动两国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产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六大重点领域合作,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中津、中南签署多领域合作协议,都是惠及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展现了双边合作巨大潜力。

掀起人民友好热潮,有力强化人文纽带。习近平主席此访受到往访国各界殷切期待,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充分体现对中国天然的亲近感,再次印证中津、中南友好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习近平主席在哈拉雷凭吊津巴布韦民族英雄墓,向非洲民族主义精神表示敬意。在约翰内斯堡出席南非“中国年”闭幕式,鼓励两国人民密切往来,不断拉近彼此距离。习近平主席同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双边教育、文化、旅游、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两国开展汉语教学,打造人民相知相亲的新纽带。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参访慈善机构,出席中非艾滋病防控倡导活动,热心推动社会公益,为增进中津、中南和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当地社会产生积极反响。

四、诠释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新理念

气候变化挑战和南北发展失衡是当前两大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习近平主席以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和访问非洲为契机,就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出宏大构想,开展扎实行动,充分体现中国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担当。

指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大方向。习近平主席从全球气候治理谈起,精辟阐述中国对全球治理模式的看法和主张,强调要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要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要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这些主张蕴含中华文化智慧,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呼声共鸣共振,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

增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正能量。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推动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到访非洲这一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期待这个世界实现均衡、包容、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同非洲领导人就加强中非团结协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达成的重要共识,将对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主席此访释放的一个明确信息是,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将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机遇。中国以发展中国家为外交基础,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王毅最后说,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积极有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断拓展全方位外交,既有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有周边外交的精耕细作,更有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深化拓展,还有多边外交的积极运筹。我们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会议等多边活动,主客场外交齐头并进、协同呼应。我们提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广获赞誉,“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合作倡议开花结果,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成效卓著。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壮丽画卷正全面展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