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5年5月12日 ——反腐,不能只靠中央! (导视) 解说: 时刻以一名党的高级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这是山西省巡视组,对原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落马前的评价。 (2015年4月24日新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 黄树贤: 有的地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重处理的轻处理,该轻处理的不处理。 解说: 在反腐问题上,只靠中央抓,那能抓的过来吗?这是来自中纪委的声音。 (2015年4月24日新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 黄树贤: 一些地方只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不追究或很少追究主体责任及监督责任。 解说: 辜负组织信任,对不起党的培养,这是落马官员忏悔时的普遍用语。 新闻1+1今日关注:反腐,不能只靠中央!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作为反腐败的主力军,不仅一马当先,而且成绩斐然。但是人们会注意到最近以来,这支主力军似乎在反腐败的问题上,显得有些心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纪委近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连发五文,并且问了这样一句话,说“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只靠中央抓,那能抓得过来吗?”那么中纪委这是在向谁喊话?另外这样的问题又透露出什么样的信号?今天我们的节目就一同来分析。 5月11日新闻播报 昨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上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超过180名党员干部被处理。 解说: 这个5月,中纪委依然保持着铁腕打虎的节奏,习惯了从中纪委那里获得大老虎落马消息的公众,最近听到了来自中纪委的另一种声音。 “在反腐败问题上,只靠中央抓,那能抓得过来吗?”这个疑问,来自中纪委。5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一篇名为《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文章,提到地方巡视工作缺乏责任担当、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只是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的“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系列文章的第5篇文章。从4月12日开始,敏感的媒体发现,每个周日晚8点或10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都会发布这个系列的文章,如今已经连发5篇。 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系列文章指出,山西塌方式腐败、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南充市党代会发生的有组织公款拉票贿选案,以及中央纪委查处的苏荣、朱明国、万庆良、金道铭、武长顺、秦玉海等中管干部中,都是通过中央巡视发现的。 (2015年4月24日新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 黄树贤: 有的地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重处理的轻处理,该轻处理的不处理,或者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代替纪律处分;一些地方只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不追究或很少追究主体责任及监督责任。 解说: 文章还说,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很多都是发生在担任下级一把手期间;有的省已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半数以上属于带病提拔,有的一把手甚至带病在岗10年、20年,却屡被提拔。 2014年11月1日新闻: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执行政策规定不够严格,存在“带病提拔”、说情打招呼、超职数配备干部、领导干部兼职清理不彻底等问题。 解说: 如果省区市党委不作为,不把腐败遏制在基层,让有问题的人逐级提拔,最后就会把问题全部推给中央。“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如何落实到省一级,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正如昨天的《人民日报》分析,中纪委纵有再大的能耐和抱负,人手毕竟有限,要想揪出基层“蝇营狗苟”、整肃一方政治风气,归根结底还是得靠地方给力。而《人民日报》昨天的文章还提到,十八大以来,已有9名中央纪委干将“空降”8个省级纪委,数量之多创下历史纪录。中纪委排兵布阵完毕,地方反腐大戏接下来怎么唱,让人拭目以待。 主持人: 我们来看一下中纪委从4月12日到5月10日连发的这五篇文章的名字,第一篇是用好利剑、形成震慑、实现全覆盖、狠抓整改,然后做到全国一盘棋。应当说这五篇文章是有内在逻辑的,它是在阐述巡视工作的工作步骤,一步一步的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这是中纪委的角度是这么看的。 我们来看,在最新一篇文章,全国一盘棋里面问了这样一句话,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只靠中央抓,抓得过来吗?另外只有形成全链条,上下联动,才能够形成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为什么会这么说?中纪委又说了这样的一番话,说因为在中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很多是发生在他们在担任下一级的一把手期间,有的省已经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半数以上是带病提拔,有的一把手甚至带病在岗十年、二十年,而且还履受提拔。那么好了,当地方没有遏制住的腐败,把这个问题都推给了中央,明显中央是处理不过来的。 好了,接下去连线一位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高先生你看,中纪委比较急,是因为地方并不十分给力,为什么地方会这样?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副秘书长 高波: 我们都知道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就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应该说“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常见病、多发病来看,我想根子还是在关键少数,也就是我们的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这些成员们。 那么我想讲两个效应,一个叫“稻草人”效应,比如说我们在衡阳的贿选案当中,性质非常恶劣,当时时任的市委书记童名谦,最后因为渎职罪被判刑,那么他是不管不问不查,他犹如一尊稻草人一样。还有一个效应就叫“泥菩萨”效应,那么在一些塌方之地,比如说江西的苏荣,他自己都是一个泥菩萨,自身都难保,那么他的家人和利益相关人大搞贪腐的交易,那么他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呢?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造成了我们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严重退化。 主持人: 高先生,您看在中纪委连发的五篇文章里面,您从里面看到的是什么?中纪委希望给地方释放一种什么样的信号? 高先生: 我们现在讲纪律要挺在法律的前面,纪在法前,我们要回到党章的原教旨,实际上这五篇文章,我看就是回归党章原教旨的一个示范,或者叫一个范文,为什么?根据党章的规定,那么中央和省区市的党委都要实行巡视制度,而巡视制度又是一个巡虎找蝇,那么清除腐败存量的一把利剑。那么你这个利剑用得到底怎么样,用得好不好,我们现在要打一个问号。特别是在刚才您谈到的,在地方这个层面上,那么我们要考虑了,为什么还存在着一些用剑不当,效果不佳这些一些问题,那么我们要巡着问题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把这些文章,打个比方,它好像是这把利剑的一个使用说明书,它告诉你怎么样发挥这把利剑的功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主持人: 在这些文章发出之前,人们也注意到,就是中纪委在不断地向各地空降一些纪委书记。这种做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在文章中我们也看到了,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它会成为一种常态吗?会使全国各地各省市自治区都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高波: 当然,应该看到所谓中央纪委空降省区市地方纪委书记的这个现象,它是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纪律检察体制改革所收获的改革红利的表现。不久之前,已经下发了关于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他们的提名考察的办法,直白地说,地方的这些纪委书记,地方的党委一家说了不算了,在他们的考察和提名的话语权上,应该说大大地上收了。那么中央纪委将在这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将形成上位监督的高压态势。 主持人: 好,刚才我们说到中央是希望通过上下联动,成为一盘棋这种方式,这是中央的想法。那么地方面对中央的这种表态,又将如何应对呢?继续关注。 解说: 山西发生严重腐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巡视的作用没有发挥,一些刚被巡视过的地区或单位,就出现了腐败案件,有的巡视报告对有些领导干部作出了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评价。比如对原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省委巡视组作出了“时刻以一名党的高级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的评价,使得巡视工作的权威受到极大影响,信用受到极大损害。 这是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今年第七期的《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中的一段话。他让公众第一次了解到,经历了塌方式腐败的山西省,在地方巡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电话采访】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韩永红: 之前巡视工作谁来组织,谁来负责,谁来落实,这难免存在“灯下黑”问题,难免带有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解说: 陈川平,从企业基层做起,在太原钢铁集团一干就是25年,直至成为这家公司的掌门人。2008年1月,已然是著名企业家的陈川平,被提拔为山西省副省长。2010年,他又被擢升为山西省委常委,并兼任太原市委书记。 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正是山西省巡视组在这一时期给予陈川平的评价。 2014年8月23日,中纪委网站上的一条短短32个字的消息,则颠覆了山西省巡视组的评价。 播报: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解说: 事实上,长期以来,山西反腐败不敢碰硬,此前14年也没有查过一个市委书记的腐败案件,多年没有查处过省直厅局一把手的腐败案件。 去年9月30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了中央关于山西省党委班子调整补充的决定,原中纪委监察部副部长黄晓薇等5人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至此,山西13位常委中,缺失的七位常委才全部补全。 山西,就此也成为十八大后落马省部级官员最多的省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儒林更是形象地表述了这一事实。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 山西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我感到很痛心,一个是量大,山西发生的严重五百问题,不是个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所以说现在一查就是一帮,一动还得塌方。 解说: 不仅如此,当我们打开中纪委网站中纪律审查的页面时,每一页都会出现山西的名字。吕梁,作为山西省内反腐工作的重灾区,而吕梁从2010年到2014年9月的近5年时间里,查办县处级干部给予重处分的却只有4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只有1人,涉案金额却只有5万元。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韩永红: 近一两年发现的问题更多,因为近一来年来的形势之下,反腐力度、巡视力度进一步加强。 解说: 4月10日,山西省纪委一天之内连发4条“重磅消息”。山西吕梁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良森被“双开”,山西省临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白建荣等人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 韩永红: 前一段时间王书记讲的话,镇一级就是说纪检委的工作相对比较涣散,就是说怎么来破解基层反腐的难题,首先要沉下去,解决现在基层乡镇和农村的问题,这是很关键一点。 主持人: 我们再次拿出山西,因为它作为塌方式腐败的这样一个样本,太具有观察和分析的意义。那么为什么当地的纪委和巡视组没有发挥作用,这恐怕也是中纪委迫切希望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接下去我们继续连线高波先生,我们就分析山西官场的这个例子,为什么那么多年山西本地的纪委还有巡视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发现的问题,然后中央巡视组一来,就是一股脑地全发现了,什么原因? 高波: 我想山西它是一个比较好的样本,那么在政治的旧生态当中,我们熟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纪检监察监督太晚,组织人事监督太短”。在中国特有的这种熟人社会,特别是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而不实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一种所谓内部人控制,利益板块化的这种现象。更何况,在山西我们看到在纪检监察系统也发生了塌方式的腐败,包括前任的省纪委的主要领导,班子的成员,那么还包括一些地市的主要纪委的领导,都成了被告席上的腐败犯罪的嫌疑人。所以可想而知,只要是出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塌方式的这种腐败的地区,出现了这种所谓贪政的沉降带,它所带来的严重的雪崩效应和负面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主持人: 高先生您看,对于地方的纪委书记来说,是要听当地的党委书记的。那么现在通过用空降纪委书记这种方式,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种方式,因为即便是外来的干部,他也要在当地的政治生态下工作和生活,那么避免不了和当地的各种人产生关系,那么他和当地的省委书记之间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能不能解决像山西曾经出现的这种问题? 高波: 我想现在这个新的纪检体改的方案在落地之后,我们看到就形成了一种同级的纪委和上级的纪委,对下一级党委的双重监督的压力和监管的机制。也就是我们现在同级的纪委,它主要的两个权力,一个是查办案件的事权,还有一个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的人权,那么上收到上级纪委的手中。 主持人: 高先生,因为即便是中纪委派下去的,派到地方的纪委书记,就是一个人换了,那么当地的纪委系统还是原来的系统,还是原来的工作人员。就说一个人的换将,是否意味着和以往的监督就大为不同? 高波: 应该可以有这样的一个预期,因为不仅仅是换了一个纪委书记的提名考察的办法,实际上它背后有一套,我们现在整个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三转之后,它所带来的一个系统的效应,就是我们的各级的纪委要聚焦于监督、执纪、问责,那么要在正风树纪方面,要有硬动作,要下真功夫。正如我们在山西看到的,他们在有腐必惩,有错必究方面,现在确确实实形成了一种零容忍全天候的这样一种高压态势。 主持人: 好,谢谢您。反腐,不能只靠中央,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制度。中纪委针对巡视连发五文,是希望这样的一个巡视制度,在未来发挥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哭(照片:刘铁男) 哭(照片:高平市原市长杨晓波) 哭(照片:张引) 解说: 痛哭流涕的表情,这似乎是不少落马官员受审时的形象。中纪委网站上,有一个“忏悔与剖析“的专栏,这样的例子更是常见。 张引: 我深深地忏悔,我自己非常非常后悔,我为什么非常非常后悔,走到这一步,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我不知道痛哭多少次。 解说: 张引,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而他的犯罪行为则发生在2001年至2012年期间,张引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0余万元。2014年5月,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徒刑十一年。 张引: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按照党章规定或者党的要求去执行,这是我的责任,这个我不推卸任何责任。就好像是前面有一条道路的指路标,你也知道那有一个指路标,可是你就没有看那个标,你为什么不去看一下呢? 解说: 从17岁到部队,再到198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张引一直保持一个完好的自我,从未被金钱所迷惑。可自从他当了领导后,好话听得多了,腐朽的东西便乘虚而入。 张引: 我说我的家庭,跟着共产党已经76周年了,我的太太是个医生,我岳父是上甘岭战役的老营长,这么好的一个家庭,让我给毁掉了,所以我能不忏悔吗? 解说: 在张引不断获得提拔的过程中,也不乏组织的考察,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最终倒在利益的面前。 张引: 这些人(老板)都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他不会去找你,他认得你是谁,你离开这个书记岗位,他还会认识你是哪儿的书记,是哪儿的区长,他不会认识你。甚至我之后做市领导,他想通过你来获得他最大的利益。 解说: 中央巡视组巡视专员王瑛,在做客中纪委网站时,就曾谈及,为了加强对各地方的巡视成果,中纪委曾不断地改进巡视方式。 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 王瑛: 十八大以后,首先中央巡视组组长不再是“铁帽子”,建立了组长库,实行一次一授权、一次一任命;中央巡视组内部也不再有地方、企业和金融这样的划分,巡视组的任务每次是巡视地方,还是巡视中央单位,是根据每一轮的任务临时确定的。 主持人: 在本届中纪委上任之初,就提出了“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这样一种思路。我们再回头看这五篇文章,其中有一篇说到了存量和增量的问题,“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那么当前腐败的存量是减少,接下来做的就是如何去遏制腐败的增量。 我们继续请教一下高先生,我们刚才反复在说的巡视制度,您到底是把它看作是过程中的一种权宜之策,还是说它是可以作为一种治本之策使用的? 高波: 我个人认为这个巡视制度是中国特色,或者说是中国原创的反腐败的重要制度,它不但是治本之策,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那么巡视制度就阻遏腐败蔓延的这个严峻的形势,还是在阻遏增量腐败的方面,它都具有多重的效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腐败跟三个要素相关,权力、机会,还有欲望。就后两个因素而言,实际上我们的巡视制度,相当于树立起了一张全天候的监督的大网,因为我们既有常规的巡视,还有出其不意的,这种小快灵的回马枪的这种专项巡视,就会让我们的领导干部,感觉到自己的脑袋上面永远有一只法纪之眼在盯着自己,它对于我们这些领导干部收手、收敛、收心产生一种所谓对法纪的敬畏感、存在感,应该说巡视制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治本的制度。 主持人: 应该说它还是为了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 高波: 可以这么说,因为现在中央把这个巡视制度定位为一个反腐败的利剑,要让这个利剑高悬,就是震慑常在,监督常在。也只有这样,我们其它的相关的党纪、党规、党法,它才会有一种实际的效果。只有当这个利剑举起来,形成这样一种态势,我想我们的领导干部他才有所谓的敬畏心的复苏。 主持人: 敬畏之心常在的话,恐怕这种伸向贪婪的欲望和手,可能也就相应地有所收敛。非常感谢高先生。 反腐是一项没有尽头的工作,被无数人已经说过了,那么远不是抓几个老虎就能够完成的,关键是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而扎紧制度的笼子,不仅仅是要靠中央,更重要的也要靠地方的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