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2015-02-09 14:42:37翁铁慧来源:中国教育报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领域,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所处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央要求、人民期待、师生需求,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此,需要深刻剖析内外两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在直面挑战中寻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方法和途径。

一、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大对我国进行战略围堵和牵制遏制力度,高校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更加繁重。

近年来,国际上围绕发展模式与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势力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不放,把意识形态渗透作为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手段,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规模与影响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以造谣污蔑、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挑拨离间等方式制造大量混淆视听的负面舆论,使原本身处高校内的师生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即时性、受众结构扁平化等特征,因而面临受到更多、更直接的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惠及国人,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错误思潮以学术为形态、以知识为载体做出别样的解读和评说,并竭力同我党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高校会集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个性化特点比较鲜明,对各种新的思想观念、社会思潮敏感性较强。同时,高校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在知识讲授中必须对错误思潮的学术外表要有正确的政治辨别力,个别人甚至出现了与党和政府疏远疏离的倾向。

二、社会价值判断呈现多元

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中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值得注意:

一是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在个人发展上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也使他们感受到更强的竞争和更大的压力。处于人格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不得不在多重人格的冲撞当中去寻求协调、均衡和整合。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深层次社会问题,也给青年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过大、腐败行为等。

二是社会组织形态变化带来的影响。高校社会化办学程度扩大,学生以社会人的身份和非学校组织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高校传统的“看好门、管好人”的管理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如果说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思想的碰撞,那么组织形态变化就是对学生传统管理方式的现实冲击。

三是学生群体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独立意识比较强,但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欠佳,抗挫折能力比较弱。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面貌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显著提升,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普遍认同,立志成长成才、投身社会实践、提升文明素养、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和行动更加自觉。他们对当前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表示出较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新中国的历史也体现出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的努力,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现出光明、积极的心态,对自身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更多强调个体人格的完善、生活的自由独立。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伦理、敢于负责等优良因素,又表现出注重个体、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需要进一步阐明和适时加以引导。

三、网络舆论引导任务艰巨

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

互联网已经实现对高校学生的全面覆盖、全程融入,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应用诞生,使得网络对于学生影响的深入过程逐渐加速,必须深刻认识互联网成为高校学生生活“新常态”后,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其中应高度重视以下方面:

一是网络平台开放度高、话题发散性强。网络的开放性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复杂,同时人们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更是信息源和传播者。网络公共参与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使信息变得鱼龙混杂,这对于学生辨别信息真伪是一种考验,也加剧了信息监管和控制难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话题跳跃式前进的特征,有意地将话题引到政治性、敏感性问题上去,把原本的利益诉求变成价值诉求,这给高校的宣传思想和维稳工作带来挑战。

二是网络信息传播度快、范围扩散性广。随着网络的扩散,事件的传播区域和参与人群将会不断扩大,这使得以往在某一单位、某一局部发生的事件将会随着网络传播的扩散而成为全国范围广受关注、备受讨论的热点,传统的线下处理方式将因为线上信息的快速扩散而大大增加难度。因此,网络不仅为事件酝酿提供了平台,而且也使得事件的应对处置难度增加。比如,过去在校园发生撞车等事件,学校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就能妥善解决,但如果通过网络的过度炒作,局部性、个别性事件就极易衍变成社会事件。

三是网络舆论影响源多、人物活跃性高。互联网开辟了舆论的新领域,在复杂和喧嚣的网络中,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网络意见领袖迅速崛起,他们出没于网络空间的焦点之处,活跃于网络事件的焦点时刻,或是在大型门户网站开设博客、微博,或是在热点事件中奋笔疾书,或是在时政论坛中兴风弄潮,他们的观点言论往往对网络舆论走向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此,必须高度注意一些意见领袖利用网络传播平台,以线上线下、现实虚拟、国际国内互动的方式将信息传播与社会动员结合起来,试图误导学生、煽动学生。

四、应对举措和重点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需着力加强。为此,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要以《意见》部署为指导,在工作理念上,切实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加强整体设计,注重系统推进,积极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途径渠道。在工作任务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以提升工作队伍整体水平为保障,特别是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上练好“内功”,增强思想引领的主动性,特别要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和专家资源,抓紧从学理上厘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的理论根源、分析其思想本质,加快建构适应并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大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教育力度。对于学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对于教师,要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三是要学会善于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在情感上要与知识分子多交流,给予充分的尊重,争取他们的思想认同。同时也要敢于交锋,善于引导,旗帜鲜明地告诉他们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不能任由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严格规范管理。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材使用、教学过程督导制度。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切实落实论坛讲坛学术报告会一会一报制、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措施。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要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治理网上乱象,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内容监管机制,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六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机制。高校领导班子,一定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要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要强化规范管理。对造成消极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失职渎职行为,一定要严格追究、严肃处理,决不纵容姑息。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