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深改”出实招 多地GDP主动踩刹车
2015-01-30 06:56:0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任编辑:陈玮 陈晖 |
分享到:
|
启幕 商海春作 新华社发 风光不再 徐骏作 新华社发 杨嵩孛、黄兴华制图 在1月7日河北两会率先“登场”之后,中国各省区市陆续进入了“两会时间”。截至1月28日,除吉林、广东、海南三省外,其余28省区市均已召开两会,并“晒出”了各自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各地如何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根据中央顶层设计展开改革?这一切,都能从地方两会上找到答案。作为观察中国各地发展理念与趋势的“窗口”,地方两会备受瞩目。 1 新常态: 多地:GDP主动踩刹车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理解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话,非“新常态”莫属。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此前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也将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如何应对新常态,就成为各地两会的重要议题。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新常态”一词至少在15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其中北京出现11次,宁夏10次,青海和贵州各9次。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GDP增长7.4%,较前年有所放缓。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中央关于“新常态”的研判。除西藏完成12%的GDP预期增幅外,各地受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均未完全实现去年初提出的预期增长目标,其中资源大省山西的实际增幅,更是与预期相差4.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两会上,对备受关注的GDP增幅问题,各地都在主动“踩刹车”。本报统计,到目前为止,相比2014年的预期增速,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GDP增速;作为全国深改的“排头兵”,上海更是直接取消了对GDP增速的预期目标。 东中西部对GDP的预期各有不同。比如,北京、河北等省市努力“保七”,宁夏、新疆则告别GDP增长的“两位数时代”;中西部地区增速虽仍高于东部,但分水岭已从之前的10%变为8%。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种‘下台阶’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政策强刺激和过度干预不仅难以扭转局势,还会有留下‘后遗症’的风险。”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驱动力量在短期内需要通过降低增速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各省区市工作报告都体现了改革的决心,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展现了正确的政绩观。” 有评论认为,现阶段搞GDP崇拜是落伍,不再考量GDP则是“任性”。对此,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对本报表示,在我国目前的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社会财富也是国家地位的基础,GDP仍然重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要在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强约束条件下追求高品质的GDP,而非不计一切代价盲目求速度。 淡化对GDP增速的关注,是为在发展的“含金量”上下工夫。今年地方两会,“创新”、“改革”都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比如,北京就提出,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计划安排资金超过450亿元,其中部分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海在率先取消GDP预期目标的同时,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放在2015年工作首位;将增速定为6%的辽宁,则表示要强化“质量关切”,“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 全面深改的关键之年,如何形成正确的GDP观,把握经济发展中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对各地政府仍是挑战。 |
相关阅读:
- [ 01-29]从“GDP论英雄”到“改善民生论英雄”
- [ 01-29]去年GDP增速7.4%创24年新低 20多省份增速未达预期
- [ 01-29]2014年全省GDP增长9.9% 福建经济蛮拼的
- [ 01-29]解码省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福建442亿着力改善民生GDP要增长10%
- [ 01-29]盘点地方两会:21省主动下调GDP增速目标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