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绍功 聂可 陈刚 南京报道 24小时,仅天猫平台就有571亿元销售额,“双十一”这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快乐并痛着”,而从商标之争到“打脸广告”,各种竞争乱象也充斥其中。如何消除网购“痛点”、规范电商市场,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专家认为,巩固消费“新常态”,既需要业界共勉,超越“电商草莽时代”,也需要完善法律监管,促其健康发展。 网购“快感”背后有“痛点” 11日刚走过38分28秒,天猫便创下成交100亿元的记录,比去年快了5个小时,全天天猫销售额达571亿元,同比增长57.7%,其中线上交易占42.6%。而苏宁易购也宣称,截止到11日18点,苏宁易购整体销售件数同比增长487%,开放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735%。 在“双十一”网络狂欢中,商家与“光棍”再次创造了消费奇观,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从中享受到了“快感”。据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的分析,今年“双11”参与的人数、企业和国家地区规模空前,“双11”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 然而,今年“双十一”引人关注的,除了再创新高的交易额,还有夹杂其间的电商大战。苏宁易购在纸媒上刊登6则用语粗俗的“打脸”广告,相关微博话题当日阅读量达到1亿多人次,引发了4.5万条讨论,成为网购之外的网络热点话题。 这些广告走红正是戳中了网购的几大“痛点”:价格藏猫腻,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称;快递变慢递,消费爆棚造成的物流高压;品质难保证,低价诱惑隐含购物风险;隐私被泄露,网络诚信体系缺乏监管;秒杀抢购潮,集中购物影响工作生活。 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告创意确来源于对“双十一”消费“痛感”的把握。然而,这些“痛点”似乎没有影响人们的消费热情。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投诉达到5万多起,同比增长21%。因电商企业诚信缺失和部门监管不力,消费者对网络售假、信息泄露、退换货受限等问题投诉一直居高不下,而“网购节”更是投诉的高发期。 “往年‘双十一’过后消费投诉都会大增,今年可能仍将延续。”南京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在事前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购物节”后畅通投诉渠道、积极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仍是他们的重要工作。 |
相关阅读:
- [ 11-14]网购热点藏“痛点” 电商竞争有口德更需法治思维
- [ 11-14]以缺货为由 福州网友网购超低价吸尘器遭亚马逊砍单
- [ 11-13]福州一女白领淘宝网购入陷阱 被骗8000元
- [ 11-13]“双11”疯狂网购 泉州两女子掉“陷阱”被骗上万元
- [ 11-13]"夜卖族网购族"警惕长期熬夜身体亮红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