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5日讯中国社科院—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今天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报告指出,中国排放峰值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 报告指出,工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分析与预测表明,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部门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产量峰值,到2025年前后可以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及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影响因素的判断,在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排放将缓慢增加,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在低碳情景下,工业部门总排放将在2025—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预计排放达峰后并不会立即实现大幅减排,而是一段时期内维持这一排放水平,到2040年前后才可能实现排放量逐步下降。 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带来巨大挑战。分析表明,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以及碳排放总量三者随城镇化发展的倒U型曲线不仅各自存在,且峰值依次出现。中国目前已经跨越了碳排放强度的峰值,正在向人均碳排放峰值进一步迈进。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碳排放峰值大约出现在城镇化率为70%左右的阶段。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3.73%,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城镇化率到达70%大约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以此推断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峰值可能出现在2030年左右。 能源活动是最主要的CO2排放源,中国能源活动CO2排放占排放总量的90%以上。分析表明:当能源强度分布在100-150千克石油当量/千元GDP之间,且煤炭消费达到峰值,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显著下降时,碳排放总量的拐点将会出现。据此预测,我国的CO2排放在2035年左右实现峰值的可能性较大。 碳排放峰值与人口增长也直接相关。根据预测,即使中国人均CO2的排放量不再上升,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中国的排放总量还将持续增加,2026年左右达到峰值。如果按照中国承诺的强度减排目标上限(2020年相对200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45%)计算,中国的排放峰值将出现在2025年,峰值出现时中国的排放总量将达到105.5亿吨。 未来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这对我国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峰值年份应出现在2035—2040年间。未来需要对我国居民消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避免锁定为高消费、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从而加剧目前我国的能源安全,延缓碳排放峰值到来。 综上所述,报告认为,我国排放峰值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要努力更早实现排放峰值,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原标题:研究报告称:中国排放峰值将在2030年后出现) |
相关阅读:
- [ 11-05]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
- [ 11-05]APEC会议中国主推亚太自贸区建设等三大领域
- [ 11-05]韩星秋瓷炫交上中国男友 导演爆料:是圈内人士
- [ 11-05]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发布p2p行业自律公约
- [ 11-05]英媒:中国互联网巨头BAT打响移动革命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