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以色列警方仍部分封锁阿克萨清真寺,大批穆斯林在封锁区外做礼拜。 “明知那里是火药桶,就别再往那儿扔火柴。”昨天,一名以色列国家安全专家用这样的话批评政府眼下的一项举措:因担心穆斯林青年聚集闹事,以色列周四宣布关闭位于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谴责此举如同“宣战”,他领导的法塔赫与更加仇视以色列的哈马斯分别将10月31日定为“复仇日”和“动员日”,东耶路撒冷街头愈演愈烈的冲突令一些媒体开始低呼,“第三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正在逼近!”迫于来自美国及阿拉伯世界的压力,以色列昨日允许阿克萨清真寺重开,但50岁以下穆斯林男性仍不得入内。许多紧盯事态的分析家清楚,一座清真寺的封闭与开放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东耶路撒冷今夏以来已持续数月的混乱。10月31日,数千名穆斯林在3000以色列军警严防之下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做礼拜,还有大批无法入寺的人聚集在寺外的大街上,用礼拜与以军警对峙。这一天,有人用这个词形容圣城局势——“高度可燃”。 宗教圣地成为“火药桶” 10月31日,许多媒体对阿克萨清真寺被封的报道都是从其高度的宗教敏感性说起的。《纽约时报》说,以色列政府30日宣布关闭的区域实际上不仅是一座阿克萨清真寺,而是犹太人称为“圣殿山”,阿拉伯人称为“尊贵禁地”的整片宗教圣地,这里有作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阿克萨清真寺(传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于621年7月的一个夜晚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自麦加乘天马来到这里,登霄夜游七重天),也有作为犹太教最重要圣地的哭墙。以色列还认为,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有犹太古神庙,以色列右翼势力经常要求对那里进行考古挖掘,更极端者则试图拆除阿克萨清真寺。1967年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很清楚阿克萨清真寺对巴勒斯坦人的宗教敏感性,因此禁止犹太人进入清真寺祈祷。依据以色列与约旦达成的协议,约旦国王是阿克萨清真寺的监护人,而寺门之外归以色列管辖。 此次耶路撒冷“封寺”风波,也因一名犹太右翼人士遇刺而起。本周三晚,50岁的以色列右翼活动家格里克在耶路撒冷参加完一次右翼会议后遭骑着摩托车的阿拉伯枪手袭击,身中4枪却奇迹生还。以色列警方怀疑,格里克遇刺与其长期致力于要求政府允许犹太人进入圣殿山祈祷有关,而行凶者被疑是32岁的巴勒斯坦青年希贾兹。30日清晨,以色列警方突袭希贾兹的家,后者在警方行动中被打死。 希贾兹死后不久,以色列政府宣布为防止爆发骚乱而关闭“圣殿山”,禁止一切人进入。当日,有数十名犹太右翼分子在圣殿山外抗议,要求政府“解放圣殿山”。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发言人则谴责以色列当局的行为如同“宣战”,认为这一“严重行为”将导致进一步紧张和不稳定。 CNN说,宣布关闭圣地后不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发言人詹德尔曼曾在推特上表示,关闭是暂时之举,是为防止骚乱和事态升级。以色列媒体说,情报显示,有一批巴勒斯坦青年试图在阿克萨清真寺内聚集闹事。但国际媒体普遍对以色列下令封寺感到震惊。《纽约时报》说,虽然以色列此前也曾短暂禁止犹太人或穆斯林进入圣地,但将圣地完全封闭是1967年占领耶路撒冷以来的第一次。 特拉维夫的决定带来的是接踵而至的国际压力。首先是承担着监护圣寺重任的约旦对其发起抨击。约旦伊斯兰事务大臣谴责以色列关闭圣地是“国际恐怖主义行径”,要求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美国国务卿克里10月30日晚则对“圣地风波”表示“极其关注”。克里说,“眼下,各方都保持克制极为重要,谁都不要采取挑衅性举动或发出挑衅性言辞,不要试图改变尊贵禁地/圣殿山的现状,无论在行动还是言辞上”。以《国土报》31日说,对华盛顿而言,可怕的是事件会引发宗教冲突,甚至巴勒斯坦人新的起义。 也许是迫于国际压力,以色列政府10月30日晚宣布将于周五重新开放圣地,但只允许女性穆斯林及50岁以上男性穆斯林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做礼拜。31日一早,这一有条件开放被付诸实施。身在圣地的法新社记者声称在清真寺外看到大批以色列军警,穆斯林女性入寺前须接受女性军警检查,对男性的检查则更严格。67岁的达纳因此不能回到邻近圣地的家,“他们想查谁就查谁,他们说50岁以上就能进,但事实上得60岁以上才行!”CNN说,当日大约4000名穆斯林进入清真寺做礼拜,以色列则出动3000军警严防骚乱。 “我们要上圣殿山!”30日,与格里克志同道合的以色列右翼人士也对政府封锁圣地不满,格里克的“战友”大卫说,“如果犹太人不被允许进圣地祈祷,那么其他所有人都不能去!” 第三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 “阻止人们去祈祷是非常不理性的政策,将引发暴力与仇恨,看着吧,暴力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伊斯兰圣地管理委员会(阿克萨清真寺管理机构)工作的萨米尔对《纽约时报》说。30日晚,大约50名入寺不得的穆斯林礼拜者在阿克萨清真寺门外聚集,25名以色列军警则在一旁看守,(上接第一版)一名年轻的伊玛目在他们注视下诵读了两段《古兰经》,一段呼吁战斗,一段讲述对其他宗教的包容。 “火药桶”,31日,多家以色列及国际媒体都用这个词形容位于东耶路撒冷的这片宗教圣地。巴以冲突数十年来,这里多次成为大规模冲突最初的引爆点。2000年,当时作为以色列总理候选人的沙龙在大批军警陪护下进入圣地,强行闯入阿克萨清真寺参观。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10月31日对《环球时报》说,正是沙龙的举动引发为期5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导致1993年开启的巴以和平进程中断,而此次以色列封锁阿克萨清真寺,事态同样很严重,所以阿巴斯才要谴责以色列此举“等同宣战”。 “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青年已为第三次起义做好准备”,法新社31日以此为题的文章采访了多位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青年。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时,沙希姆刚刚出生,如今,他和他的小伙伴时常将“阿克萨”挂在嘴边,一场旨在“保卫阿克萨”的新起义爆发是他的梦想。对沙希姆来说,每年参观圣地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以色列军警到他家查抄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们已经习惯了凌晨三点他们冲进难民营,实施宵禁,挨家挨户搜查,这里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坐过牢”。刚坐了4个月牢的20岁青年穆罕默德说,“坐牢吓不倒我们,耶路撒冷已没有和平,这就是一次起义。我已为此做好准备,我也无法容忍犹太人在我们的圣地定居,我们却不被允许进入”。 法新社说,东耶路撒冷聚居着20万犹太人和30万穆斯林,巴勒斯坦人生活艰难,不仅年轻人失业率高,生活穷困,每天还要面对被以色列检查站反复盘查的屈辱,且不得不表现出顺从。当地居民穆萨说,“这里没人为巴勒斯坦人说话,以色列的法院和巴勒斯坦的政府机关都不管用,只有真主在我们一边。” 10月30日,大批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与以色列军警爆发冲突,他们蒙着头向警方投掷石块和燃烧瓶的照片出现在多家国际媒体上。法塔赫驻东耶路撒冷机构呼吁当地巴勒斯坦人将10月31日定为“复仇日”,为被以色列人“冷血杀害”的希贾兹复仇。哈马斯则称10月31日为“动员日”,呼吁人们起来反抗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 熟悉东耶路撒冷情况的人士称,局势自今年夏天起已经恶化。当时3名以色列青年在约旦河西岸被绑架,引发哈马斯与以色列为期数十天的冲突。当时为报复巴勒斯坦人,有以色列极端分子在东耶路撒冷活活烧死了一名巴勒斯坦少年。自那之后,东耶路撒冷不断发生巴勒斯坦青年向以色列军警投掷石块等冲突,800人因此被捕,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上周,一名巴勒斯坦司机开车撞向便道,撞死一名年轻犹太女子和一个3个月大的犹太婴儿。本周一,内塔尼亚胡又宣布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而这被很多国家视为非法。 以色列外交有点难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0月31日称,东耶路撒冷局势比此前预期的相对平静,约旦河西岸则爆发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国防军的冲突,后者使用橡皮子弹实施镇压,8名巴勒斯坦人受伤。以色列安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东耶路撒冷的乱局即使不持续数月,至少也要持续数周。 31日,阿巴斯与克里通电话,要求后者制止以色列升级危机的行动。而此时,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也正处在敏感时刻。以色列《国土报》网站的热点新闻排行,首位是耶路撒冷骚乱,其次是美以关系危机。 危机是由于一名白宫匿名官员几天前公开嘲笑内塔尼亚胡是“小破总理”、“懦弱无胆”引起的。以色列媒体说,内塔尼亚胡对此相当生气,他公开反驳美官员言论,称自己遭受此等攻击只因他坚决维护以色列人的利益。以色列国内有人指责内塔尼亚胡是“政治纵火犯”,搞坏了与华盛顿的关系。也有人谴责奥巴马才是“小破总统”,认为他“敌友不分”。 30日,以色列还宣布召回驻瑞典大使,以抗议瑞典成为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重要欧盟国家。法新社说,以色列外长利伯曼用讽刺的口吻警告斯德哥尔摩,“中东各方间的关系比宜家那些组装家具复杂多了”。德国电视1台说,特拉维夫已用最尖锐的外交手段表达不满,瑞典是欧盟第八大成员国,他对巴勒斯坦的承认有很强的示范效果,而爱尔兰、比利时和葡萄牙都有可能效仿。 “即使不算四面楚歌,现在也是以色列外交比较难的时刻”,吴思科说,尽管如此,国际社会压力对以色列有多大作用并不好说,以色列认定耶路撒冷是永久首都,且把安全摆在首位。它也许会放低姿态,但不会有实质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