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21国专家学者兰州论“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合作

2014-08-24 14:51:25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陈曦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兰州8月24日电 (南如卓玛闫雅琪)8月24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圆桌会议在兰州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泰国、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21个国家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民间组织与高校的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和平发展、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凝聚共识和智慧。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开幕式上致辞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以发挥高等教育在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发挥沿线各国高等教育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智库作用,发挥高等教育在增强沿线国家互信中的催化作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认为,在新的时期建设“一带一路”,政府间的精诚合作、互利互信是主导,非官方的交流对话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非政府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纽带、桥梁,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些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说,共同捍卫人类的精神文明,倡导各种文明之间的建设性对话,积极应对各类新挑战,是非政府组织的时代使命。

齐鸣秋表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希望能够以此为平台,沿着丝绸之路的复兴,建立起非官方的平等对话交流机制,协调、动员国际社会的学术机构、NGO组织、媒体等各种民间力量,共同推动多样文明的平等交流,为人们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新的内容,为解决世界共同难题做出贡献。

“甘肃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内陆通往西部省区和中亚、西亚的重要能源物流通道,也是促进东西部交流和内陆地区向西开放的桥梁和纽带。”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表示,甘肃已经确立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总体目标,希望兰州大学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拓宽学术视域,着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利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兰州大学校长王乘表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振兴的过程中,教育和文化科技等各项交流合作必将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兰州大学作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丝绸之路文化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今后将整合更多的力量,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务实合作来开展研究、为之服务。

开幕式后的主旨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先后演讲。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刁君姝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实质”,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主席兼创始人亚库宁的“跨欧亚发展带”,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的“和实力与中国梦”,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南方分院院长UzbekistanGennadyMatishov院士的“丝绸之路沿线气候环境变化(以俄罗斯南部为例)与国际生态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邢广程的“挖掘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总干事DavidMolden博士(美国)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领域的科学合作、大学发展和学术交流的需要”,以及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爱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合作机制”等七个大会报告,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探讨了务实开展文化、区域、高校合作的具体路径,分析了如何推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沿线各国得以弘扬。

据了解,本次在兰州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圆桌会议为期两天。开幕式后,还将组织“文化交流”、“区域合作”、“高校合作”三个分论坛,就相关领域的话题展开讨论和墙报交流。

此外,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创始人亚库宁先生还将为兰州大学师生做一场题为《文明间的对话》的演讲。(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