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时政> 正文

解读习近平蒙古行:为中蒙关系发展绘制新蓝图

2014-08-23 08:01:09白洁 郝亚琳 刘华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蒙古国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专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走亲戚式”访问有划时代意义,为中蒙关系今后发展绘制了新蓝图,必将进一步推进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方面合作,对两国关系未来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这是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蒙古国,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蒙。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访问期间,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将“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两国自2003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升级至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关系的又一次飞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表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我国目前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一层,说明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仅限于政治关系,还涵盖经济、人文、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郝时远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讲到“好邻居金不换”,中蒙关系进入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点。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是无价的,这种无价就在于双方的真诚和亲情般的互利互惠合作。”郝时远说,这次访问无论对于两国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发展、人文交流、社会交往层面的关系,都是一次重大的推动,会对两国关系未来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全方位推进经贸合作

中蒙在联合宣言中说,双方将继续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涉及政治、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的20多项合作文件。

专家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已日渐成为中蒙经贸合作的三大支柱,此番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强化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

中国前驻蒙古国大使黄家骙说,蒙古国是内陆国家,人口稀少、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但在基础设施及运输方面十分薄弱,且缺乏资金。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技术、经济发展动力、通道等和蒙古的资源优势高度互补。

统计显示,中蒙贸易额从2003年的4亿多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60亿美元,对华贸易已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一半以上。1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使两国利益深度交叉,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此次访问期间,中方承诺向蒙古国提供过境运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