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水7月25日电(李洋 刘明怡崔志平)“原来办个酒席怎么也得两万多,现在有了‘村民食堂’,办下来不到一万,省了一半的钱。”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镇郭院村的村民郭艳辉说。 郭艳辉所说的“村民食堂”位于该村村委会的后院,村里大部分的红白事都在这办理。2012年7月,郭院村为了摒弃婚丧嫁娶互相攀比、讲排场之风,倡导节俭操办婚丧宴请,设立了“村民食堂”。这里的酒席有节俭菜单,办事有专人帮办,两年来已办红白事近20场。 2014年6月,郭院村“村民食堂”被中宣部评为全国“节约之星”。6月底,衡水市委书记李谦到该村就创建“村民食堂”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在全市大力推广郭院村创建“村民食堂”的经验和做法,把这项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正风肃纪活动结合起来,办好老百姓最需要办、最希望办、最欢迎的事。 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武强县周窝镇郭院村,从当地百姓、官员的眼中解读“村民食堂”。 小食堂挤走不良之风 武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这个以年画闻名的贫困县,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人口也占该县人口的大多数。然而,在周窝镇郭院村流传有“一场婚丧事儿,一年缓不过劲儿”的说法。 郭院村村委会主任郭子正说,婚丧嫁娶互相攀比、讲排场不是城市人的专利,在农村中也多有发生。随着农村婚丧嫁娶越来越讲排场,酒席档次也越来越高,一些贫困户为了不丢面子,更是借钱办酒席。以前,郭院村婚丧嫁娶互相攀比很严重,村民们互相随礼,关系一般的随几十元,关系好的则随一百,久而久之,村里便形成了“随50元的请一次客,随100元的要请两次”的不良风气。 为了遏制这种不良之风,给村民减轻负担,2012年7月,郭院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村民代表集体表决通过建立“村民食堂”,确立了红白事的办事标准。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1名,成员若干。红白理事会的职责是:协助办理红白事的村民制定活动标准、确定请客范围以及组织帮忙人员;对于婚丧事不节俭办理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 在郭子正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村民食堂”。厨房餐厅简单大方,墙上贴着“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奢侈不能当面子”、“舔干净不丢人”、“统一标准,禁止婚事大操大办”等标语和宣传画;厨房里,可以看到墙上贴有“蔬菜肉食区”、“烟酒糖茶区”的标识,一大一小两个锅灶一尘不染;几张大圆桌整齐摆放在餐厅里,墙上挂有一张食堂菜单,上面的凉菜写为,杂果罐头、拌金针菇、火腿、花生米、拌豆角,热菜则写有黄豆芽肉丁、黄瓜鸡蛋、西葫芦肉、青椒肉等10个热菜,“从中任选8个菜”这几个红字在菜单的下面,很是醒目。 在菜单的旁边还有一本村民用餐台账,里面清晰的记录着村民办酒席的情况,包括桌数、用餐总结、主家意见及建议等。郭子正说,让村民填写信息,就是为了让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了解村民的真实情况,更好地帮忙协助制定标准。 郭子正告诉记者,村民们其实都知道“村民食堂”是个好事,但开始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都持观望态度,村干部就从自身做起,他儿子的婚事就是在“村民食堂”办的。 郭子正说,有了村干部的带头,村民们也开始走进“村民食堂”办酒席,“大家都这么办,也就没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这两年来已办了近20场。” 郭院村的“村民食堂”有一个“统一标准”,那就是香烟不超过10元一盒,酒不能超过25元一瓶,正宴每桌不得超过8个菜,丧葬开支标准最高不得突破5000元,杜绝大操大办。 倡导节俭办红白事被“点赞” 村民郭艳辉在2013年刚为儿子在“村民食堂”办过婚宴,他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真的很省钱。” 郭艳辉说,“村民食堂”的建立是一件大好事,大家都不再攀比,减轻了很多的压力。 “原来在村里办婚宴,要租锅灶,要借桌椅板凳,连菜刀都要借。”郭艳辉说,在“村民食堂”办酒席,锅灶及水电费都不用掏钱,就是花个原料的钱。 村民杨素君的儿子去年也在“村民食堂”办了酒席,本月31号女儿的婚宴也定在了“村民食堂”。 杨素君告诉记者,对于“村民食堂”,她一开始也是持观望态度,但看着村里其他村民都办得很好,她也就放了心,“你坐下就不用管了,村里安排好了一切,真省心”。 杨素君说,在饭店举办婚宴就是图个名,浪费了不少的食物,每次看着酒席上剩下的菜浪就觉得心疼,“吃了不心疼,浪费了真心疼”。 那“村民食堂”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呢?杨素君笑着说,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很早就跟主家了解情况,每桌都是按标准做的,盛主席大锅菜的时候,都有专人负责盛饭,不够吃再盛,避免浪费。 在采访中,郭子正告诉记者,“村民食堂”的建立,不仅有效减少了铺张浪费,而且进一步拉近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 “原来村民会顾忌村干部的身份,即使有想法也不会说出来。”郭子正说,现在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饭,拉近了距离,村民就会把他的一些建议提出来,便于开展工作。 据了解,自从郭院村“村民食堂”成立以来,武强县采取单位帮扶一点、村里集一点的办法,以东王庄等20个村为试点,陆续在试点村建起了“村民食堂”,并把“村民食堂”搬进机关,建起机关食堂公务用餐试点20余个,据统计,一年可节约各类费用100多万元。 郭院村“村民食堂”的创立在网络上也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评论道:引导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树立节俭新风尚,不仅改变了人的观念,也减轻了经济负担,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情往来交的是心,不能以金钱物质作为衡量标准,这个“多赢”的“村民食堂”,怎能让人不点个赞呢!(完) |
相关阅读:
- [ 07-24]福州杨廷水库退回汛限水位 村民陆续回家
- [ 07-24]连江:强降雨致村民被洪水围困 消防抢救137人
- [ 07-24]福州杨廷水库退回汛限水位 村民陆续回家
- [ 07-24]漳州龙海城管被曝执法时殴打围观村民抢夺手机
- [ 07-24]村民“洗脚进城”,生活何处安放?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