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12306刷票软件再曝漏洞 利益诱惑难禁黄牛倒票

2014-07-24 10:40:57来源:通信信息报责任编辑:陈玮我来说两句

近日,火车票销售官网12306“购票可选上下铺”的漏洞刚刚修复,其手机客户端再被曝光存在安全漏洞,黄牛利用该漏洞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将全车厢的票买下来。尽管自成立以来,12306不断推出诸多特殊乘客预约服务、电话办理发货服务、车票快递等举措方便人们的出行,但网站的安全硬伤始终如影随形,让“铁老大”的改革成效大打折扣。在与黄牛的拉锯战中前行的12306,因不时曝光的漏洞频繁成为民众情绪的宣泄口。

12306再曝漏洞

眼下正值暑运高峰期,热门线路车票一票难求。而12306却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7月15日,第三方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再次曝出铁路12306手机购票软件存在漏洞,漏洞等级为“中”。专业人士表示,这个漏洞属于手机端so库算法泄露漏洞,该算法泄露后,黄牛党可以利用电脑来模拟多部手机多帐号进行购票操作,甚至于一个人就可以无限制买一车厢的票。据360网络攻防实验室调查,12306此漏洞已存在较长时间,早在去年12月,国外技术网站上已有人发布相关文章和逆向分析代码。

自2011年正式上线以来,12306可谓与争议同行,相关部门耗费巨资打造的网络购票平台,相当长时间里逢节必瘫、漏洞不断。2012年9月被指通过存在高危漏洞,用户信息可能遭泄露;2013年12月,新版12306网站上线仅几个小时,就被乌云指出存在多个订票逻辑漏洞;2014年1月,被曝出对身份证信息缺乏审核,用虚假的身份证号可直接购票,黄牛利用这一漏洞大量囤票,让本已严峻的春运“买票难”雪上加霜,而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抢票软件,一时引发抢票大战;7月,“12306购票选上下铺”的攻略热传……

催生“网络黄牛”黑色产业链

从根本上说,我国铁路运输阶段性出现的客运高峰,与区域经济不平衡、铁路运营垄断和价格管制等息息相关。铁路总体运能远远不能满足客货运需求,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现状得不到根本解决,铁路定价和市场价格间存在过高差额价值,为黄牛党提供了生存土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火车票采用实名制并推广网络购票以来,黄牛倒票从网下转战至网上,倒票技术和手段不断升级,春运、暑运等铁路运输高峰期已经演变成一场线上线下共舞的“猫鼠游戏”。在高额利益驱使下,从软件开发到网络刷票再到倒票交易,“网络黄牛”已经结成一条新的黑色产业链。

据了解,“网络黄牛”交易涉及抢票刷票软件开发者、黄牛党、旅行社、刷票党、账号党、卖证党等多种分工。刷票党从软件开发者手中购买软件,利用12306网站漏洞大量刷票囤票,供给下游黄牛,这些黄牛再通过QQ、线下、旅行社等各种途径向旅客兜售车票。而在刷票过程中,需要编造虚假身份证号并注册大量12306网站账号,由此又催生出了账号党、卖证党。

记者近日在淘宝上输入“12306账号”、“12306注册”,可以搜到大量明码标价的代注册账号服务,价格多为1元一个。其中一个名为“手工打造账号”的网店月成交记录达到489个。显然,尽管12306购票启动身份核验,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黄牛利用各种技术、制度漏洞依然大行其道。

制度技术升级缺一不可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必然存在一些缺陷,12306也正是在人们不断的纠错中不断完善的。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黄牛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铁路部门仅靠“亡羊补牢”、“头疼医头”显然是不够的。铲除黄牛党的囤票行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真正打击黄牛,就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多方联合,齐抓共管。

一方面,铁路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灵活的浮动价格机制,引进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等,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铁路系统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率最高化及利润最大化。

另一方面,具体到12306购票本身,铁路部门要从购票系统建设和乘客身份查验制度入手,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在借鉴吸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探索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及时疏导解决购票难题。例如,12306与第三方安全公司增强合作,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等。而铁路公安机关也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网络黄牛恶意囤票倒票的不法行为。

除此之外,乘客是网络黄牛黑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如若不慎会无形中助长黄牛的气焰,最终也将成为黄牛党泛滥的受害者。因此,从正规渠道购票,及时掌握必要的购票技巧,并加强对车票的辨识力,才能免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