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公交之火 【主持人】今天,距离上周六在杭州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已经过去一周。但人们的内心却并没有因为伤者得到救助,嫌犯已被抓获而迅速轻松起来。相信很多人在本周看过那一段纵火事件发生过程的视频后,都会愈发感到不安。的确,谁能想象,在杭州这样一座繁华的旅游城市,在一辆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公共汽车上,平静之中,竟有人突然在车厢里纵火?!从他从包里取出可燃物倾倒到用打火机点燃,只有三秒钟;短短6分钟里,迅速蔓延的大火就让32人受伤。对于车上的80位乘客,杭州,这座人间天堂,这一刻成了心中永远的痛。而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恶性事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一种强烈的恐慌感,不仅影响着一起起事件中受伤的人们,更刺激着每个人对于公共空间中 潜在危险的担心。《新闻周刊》本周关注,面对身边的危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短片一:惊魂一刻 解说:这是杭州一个最平常的周六,正值暑假旅游旺季,马路上车来车往,人潮如织。公交车司机翁海生驾驶着7路公交车从总站出发,跑着熟悉的线路。7路公交车是杭州历史最悠久的线路之一,连接着火车站和灵隐寺,途径西湖景区,每个周末都是最为繁忙的时候。行驶到闹市区的一个十字路口时,车厢里已经站满了人,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微胖的男子上车后坐在靠近后门的位子上,把双肩背包放在脚下。 【监控录像:男子突然开始倒液体】 亲历者 小程:看到有些女孩在那叫,脚在躲什么液体,我就看到了透明的液体,一个男的在那里倒透明的液体,看到是从他包里倒出来的 解说:在这一刻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背包男子在安静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后,竟突然起身,向车厢地板上开始倾倒不明液体,嘴里还莫名其妙地说着“倒 倒 倒”。虽然感觉不妙的乘客们慌忙躲避,但仅仅过了3秒钟,男子已经点燃了手中的打火机。瞬息间,火苗窜出,并快速蔓延到整个公交车的后半部。 亲历者 小程:突然一下子就看到火苗了,火就越来越大 司机 翁海生:当时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有人在放火,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知道停车开门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解说:翁海生在几秒中内完成了停车开门的动作,但此时后门火势过大,已经无法通过。惊恐的乘客们涌向前门试图逃生,还有人拼命敲打玻璃求救。几乎只是一瞬间,7路公交车就被浓烟和火焰吞没了。 伤者 王丽:我站在车的后门口,后来听到他们叫起来,我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车门开了我就想出去,但是被油滑了一下,脚烧着了就跑出去了。我回头看的时候那个车都已经着起来了。 目击者 报刊亭老板李中义:那个火烧得很大,就有一个女孩子跳出来,还有她的同伴,她同伴身上还没烧得多少厉害,就她烧得厉害,她肯定是站在那个放火范围的边上,她的上衣都烧光了,当时都在着火。 目击者:大部分人是一窝蜂的下来了 有些人身上是着火的 躺在地上打滚的都有 有些人跑过来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衣服都脱了 目击者:前门下的人都没什么事 就是从后面下来的人都烧的很黑的 后面男孩最后烧得可怜后来救人的把那个小孩抱下来的 解说:7月5日,天堂之城因为这场惨剧而陷入悲痛,公交纵火案造成了32人受伤,15人伤势严重,至今仍在抢救中。这些伤者大多是来杭州旅行的游客,其中还有3名6岁的孩子。事发第二天,警方根据视频线索锁定了嫌疑人,34岁的包来旭制造了这起惨案,他本人也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超过90%。 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汪劲浩:杭州警方在视频侦查中发现 7月5日16时09分,该名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一个深色双肩包,从7路车灵隐站上车后 经过车辆过道 到达后门照顾专座 将此深色双肩包藏匿于座位下 17时03分06秒 该男子起身 从包中取出并倾倒可燃物 3秒钟后 该男子用打火机点燃可燃物 致车厢内起火燃烧 解说:嫌疑人包来旭老家在甘肃,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后来患上肺结核回家治疗了两年,之后再次外出打工,一走就是6年,不回家,不写信,不打电话,音信全无。他在义乌的纸厂里开叉车、兼做切纸工,换过好几个公司,案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他只干了两小时就请假离开,再也没有回去。家人和雇主都不知道包来旭去了哪里,直到7月5日这天,公交纵火案发生。 解说:包来旭到底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举动,现在没有人知道,警方已经调集相关监控资料,对他的行踪和作案动机进一步调查。而对于7路公交车上的80多名乘客来说,杭州这个人间天堂也许会成为永远的伤口。 亲历者 小程:嫌疑人就坐在我妈妈后面,所以我妈妈特别危险,现在还躺在里面的ICU,在这一晚上了也没见到她,平时只在电视里看到的情景,在现实中真的发生了,其实每个人都吓到了。 【主持人】公交车狭窄封闭的空间,注定了每一起有预谋的纵火案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而这种无特定针对对象的犯罪,易效仿,难预防。对公共安全管理来说,是一个难题,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种事关生死的考验。在杭州公交车纵火事件发生后,有救人者回忆说,车厢起火后,几乎每一扇车窗后面都有乘客在呼救,等待车外的人们施以援手。我们讨论过无数次的安全锤呢,是车内没有?还是乘客慌乱中找不到?还是找到了却根本砸不开?从犯罪嫌疑人向车内倾倒不明液体到掏出打火机点燃,也许还有一点点可以制止犯罪的时间,但周围的乘客又有没有防范类似危险的意识和知识呢? 短片二 监控画面 解说: 在本周,杭州公交上短短6分钟的火势,外部救援的市民已经用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手段,为被困的乘客打开了一条条逃生通道;而对于车内的人们来说,在密闭狭窄的车厢中,短短几分钟内作出怎样的反应,更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安危。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王宏伟: 从火灾着起,一直到火灾扑灭6分钟,似乎非常短,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些程序,或者是一些动作,可以把它格式化 解说: 密闭的空间,拥挤的人群,公交车这城市中最低廉便捷的公共交通,在越发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似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隐患。在面对下一个可能出现的6分钟时,减少乃至避免伤亡,显然是更为迫切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王宏伟: 当这个犯罪分子,往地下泼洒香蕉水,我看到了周边的乘客,有几个乘客,就是非常本能的去往后闪,如果说这个时候公众有足够的安全常识,知道这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它对整个车上的乘客,它意味着什么?我想他无疑会挺身而出的。 解说: 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条件反射,远离危险就成为一种自救本能,而当犯罪嫌疑人点燃打火机时,车内乘客显然已经失去了自救的最佳时机。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王宏伟: 如果说我们没有时间来去制止这个犯罪分子,那么在第一时间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什么呢,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在正确的位置找到灭火器,对初起的这种火灾进行扑救 解说: 火势蔓延的几秒钟内,司机第一时间打开了车门,并持救生锤到车后敲砸车窗,参与救援的公羊会民间救援队成员王磊,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公羊会民间救援队王磊:我当时就把电动车往路边一放 拿着我的U形锁就上去砸后侧的车窗,后来有一个一起帮我砸 我们砸了七八下 里面的人就接二连三的掉出来了 解说: 在王磊的记忆里,火势蔓延后,一部分乘客从前门逃生,而后门火势较大,车后部的乘客被困,几乎每一扇车窗后都有乘客在拍打车窗大声呼救,却没有人使用应急锤和灭火器。 解说: 当火势得到控制后,消防人员进入公交车内侦查现场,发现人员被困、难以脱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破拆不得法和逃生不得法。 杭州市消防支队上城大队湖滨中队排长 宋靖锋 车上是有两个破拆的锤子的 但是还有一个东西 驾驶员后面有一个灭火器灭火器也是可以用来砸窗的 这次很多人都没有用到的 现场救援者 金店保安陈慎豪 我也拿了一个铁锹想把后面砸开 结果砸不开 我又从地下拿了两个灭火器没作用 没作用好起 解说: 公交车的钢化玻璃坚固,难以破坏,这让现场的救援者耿耿于怀,没有掌握正确破拆技巧是一方面,而目前大多数公交车逃生通道的设置标准,也的确难以应对意外的发生。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吴伟强: 我在美国坐公交车的时候,在每个窗户的旁边都有一个把手,这个把手只要轻轻一拧就可以把整个窗户给推开像台湾我在台北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几乎每个窗户的边上都是有应急锤的,而且非常清楚地写着应急锤的使用方法,它甚至在窗户上四个角标明了应急锤敲击的位置 解说: 显然,在以秒为时间单位的救援中,从制止犯罪到扑火自救,从乘客掌握逃生技能到公交车的硬件设计,在面对极端事件时,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生死。 【主持人】“不坐公交了”,是最近很多人发出的感叹。虽然可能只是一说,但从中也能体会到,这样的事件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地震。“惹不起就躲”,虽然是一种方法,但公交车作为最普及、最方便的公共交通方式,又不是说不坐就能不坐的。公交车纵火事件,仅在今年,这已经是第三起了,虽然每次事件发生过后,都可以见到各地各种各样的突击检查和整治行动,但这会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吗? 短片三 音乐加现场画面: 同期:翁海生 公交车司机:从着火开始到后门打开用了4秒钟###大概也就是五六分钟的时间把车厢的火基本消灭了 解说:从事后杭州警方披露的信息中我们看到,这起公交车纵火事件的扑救算得上及时了。但是32人受伤, 15人重伤也让我们反思如何更多的减少伤害。 同期:市民:砸玻璃都砸不烂的 解说:从市民拍摄的现场视频中我们看到,公交车着火后很多附近民众迅速投入救援。有拿灭火器的,也有直接搬着桌子、椅子来想砸开汽车玻璃的。正好途径这里的孔先生,目睹现场情况后他并没有马上投入救援,而是寻找马路边的消防栓。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接受消防专业训练,他向附近商家要来消防水带,把水浇到公交车上。 同期:孔先生 现场救援者:浇到车上效果是最好的效果 后来可能在网上看到很多照片 没有明火了 关键还是靠水把火压住了 解说:孔先生平时所受的自救、互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几分钟后当消防队到达现场时,公交车内已经没有了明火,火情扑灭后很快开始了救人。据有关方面的测试,公交车着火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七、八分钟内就会完全烧毁。 同期:王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公交车空间比较封闭,人员比较密集,他实施纵火犯罪,他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再加上这个公交车呢,它不可能像航班,像地铁那样采取一个相对严格的这样一个案件措施。 解说:七月五日发生在杭州的惨剧,已经今年以来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三起公交车纵火事件了。越来越频繁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大火,却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让人甚至感叹公交车的安全是被忽略的“安全孤岛”。 现场:各地公交应急演练画面 解说:本周,各地又掀起了公交应急处置演练的热潮。为了让演习更加逼真,湖北十堰甚至真的烧毁了一辆公交车。类似这样一阵风式的演练,在近几年公交车纵火事件后都会来一次。然而,这些演练参与者往往都是公交公司的司乘人员,普通市民很少接受防范和自救意识的教育。 同期:王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当媒体和社会舆论一旦不再关注这类事件的时候,大家具有很强的这种心理修复能力,又不会再去关注这个公共安全知识的这种学习和接收。 解说:39岁的翁海生是着火的这辆七路公交车的司机,四天后当公交车的监控室视频公布,证实他当时处置及时后如释重负。他说当时听到乘客尖叫看见起火他高度紧张,四秒钟就打开了门得益于平时的演练。 同期:翁海生 公交车司机: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乘客是在尖叫着往门口跑 解说:公交车上的乘客显然缺乏逃生的知识,不仅车上的救生锤、灭火器、逃生天窗没人使用,发生大火后也没人捂住嘴和鼻子。大声尖叫吸入浓烟导致呼吸道灼伤是这次受伤乘客普遍的情况。公众的救生知识的缺乏再次引起了关注。 同期:王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突发事件现在离老百姓不是很远了,反而是近了,我们应该把这些技能交给老百姓,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让大家都能够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够事先有所防范,事中能够去应对 解说:暑假又到了,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者夏令营,但是却很少有家长会选择生存训练的培训。然而,在美国以“学会生存”为教育口号的童子军,却是家长们的一个普遍选择。成为童子军甚至会成为一些人一生的骄傲。 同期:王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这种演习我们国家现在也把它纳入到中小学生之中去,甚至说现在中小学都要求每一个学期都要有一次安全演习。 同期:李伟 反恐专家:真正一个人的安全素质的培养,他如果不经过长期的,不是光说说听听我到时候这样,你会发现你一旦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的时候你会手无足措。 【主持人】看到杭州公交车纵火事件发生时乘客们在慌乱中逃生的画面,我在想,如果是我遇到会怎样?会不会也像大家说的,慌乱、尖叫,只顾着呼救而不知道怎么去有效的自救呢?说实话,我真不敢说自己在那么危急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镇静,毕竟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是,这也恰恰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危险,人的第一反应,究竟还能做到什么?如果我们从小就经过逃生训练,那么可能在危急时刻即便慌乱到脑子一片空白,下意识里也会做出一些最有效的自救反应吧。比如说,至少不会叫喊,而是捂住鼻子和嘴。在现在,或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怖袭击事件和各种形式涉及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可能不会停止,甚至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现在,也许我们都该想想,如果碰上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么办?为了自己和同伴的生命,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吗? |
相关阅读:
- [ 07-10]探访杭州纵火案嫌犯的家 父母均为老实农民
- [ 07-09]杭州公交纵火案7伤者术后恢复中 救命药已经拿到
- [ 07-09]杭州公交纵火案中5名伤者接受手术 术后情况稳定
- [ 07-09]杭州公交纵火案嫌犯从小辍学 工友称其为全能手
- [ 07-07]杭州公交纵火案2名伤者烧伤面积超90% 明天手术
- [ 07-06]杭州7·5公交车纵火案救援纪实:死命砸 把人救出来
- [ 07-06]疑似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嫌疑人照片曝光
- [ 07-02]吉林警方破获系列纵火案 无业男子夜晚14次作案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