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解析政府乱作为 包括与民争利等
2014-05-06 07:00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转变职能任重道远 治理结构亟待完善 记者:政府乱作为的表现形式多样,危害很大,那么,您认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和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许正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政府经历了重要转型。一是从过去的管治型政府向现在的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既是官员的需要,更是老百姓的需要;既是城市人的需要,也是农村人的需要;既是城市老居民的需要,也是城市新居民的需要。二是从保姆式、全方位关怀的无限政府向裁判式、着力于公共领域治理的有限政府转型。三是从官僚拍板决策的人治政府向公民参与治理的法治政府转型。可以说,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乱作为,首先是政府转型不彻底造成的。 其次,政府乱作为也与我国社会治理结构不科学、不合理有关。现在,我们的社会结构呈“强政府、弱个人、几乎无社会组织”的状态。在先发市场经济国家,社会组织数量和企业的数量几乎相当。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总数有2100多万个,但在有关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的数量仅52万个。相比之下,我们的社会组织数量少了很多。有些社会组织是从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变过来的,他们习惯于当“二政府”,服务意识淡漠。 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的宗法制度、血缘关系形成的熟人社会,严重束缚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和中国社会的创新活力。引用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说,我国长期处于静态社会,地缘关系血缘化,导致我们办任何事都要找熟人,形成“人熟好办事、无熟人办不成事”的状态。以上三个因素,是导致政府乱作为的深层原因。 政府行为规范化 制度建设是关键 记者:您对政府乱作为的原因分析很透彻。那么,通过什么办法才能够有效地遏制政府乱作为?怎样才能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作为,进而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许正中:制止政府乱作为,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作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很难解决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 现代政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去约束人的行为。制度需要顶层设计,制度框架要清晰,制度结果要明确。 第二,政府运行要公开。政府既然是纳税人的诉求共同体,你应该干啥、你想干啥,都应该让纳税人知道,要做好信息披露。 第三,要维护公平公正。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要有公众的参与,否则政府就会出力不讨好。比如,北京西直门立交桥频频受到公众质疑和诟病,成了北京交通的“动脉血栓”。其实,北京市的道路在全世界都算是宽的了,但是为什么天天堵车?就是由几个像西直门桥这样的交通“血栓”造成的。桥的设计弊端大家能看得着,但是制度的“动脉血栓”是看不着的,慢慢地就把老百姓隔绝了、疏远了,人为地制造体制性矛盾和混乱局面。所以,透明政府、法治政府、规则政府、规划政府、参与型政府,这几个方面,从制度设计到公正运行,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此外,政府运行中的专业化制衡也非常重要。所谓专业化制衡,就是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既要有合理分工,又相互制衡,防止权力向一个人集中、向一个部门集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无论是先发国家还是传统国家,无论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腐败只是程度的问题。权力到哪儿,腐败肯定到哪儿,腐败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但是它能够被遏制。 人类历史的进步过程,就是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作为、让政府“黑箱”透明起来的过程。我们要从制度方面入手,要让腐败带来的“负收益”,足以警示各级公务员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
相关阅读:
- [ 05-05]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 05-05]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
- [ 04-22]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 [ 04-21]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艺术作品展
- [ 04-01]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举办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