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长刀、腰间一把柴刀,便是“开荒人”易洪元每天行走在荆棘密布深山中的工具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喻云亮摄) 除去骑摩托车去山下买生活必需品,易洪元几乎都在山上 凭着自己的双手,易洪元用4年的时间开辟出了一片片的生态林,还有他脚下的西瓜地 易洪元夫妻俩是山上唯一一户人家,小外孙偶尔来住住,因过度劳作,43岁的易洪元看起来有50多岁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倪晓锋 报道:假如人生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坐拥近百万的家产,不用干活都能每年净赚30万,另一种是只身前往荆棘密布、杂草丛生的荒山植树造林。相信大部分会选择前面优越的生活,但偏偏有人选择了后者,为此,他耗尽百万家产,如今布满老茧的双手、满头过半的白发,比实际年龄苍老10岁的相貌,让他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然而正是这个“傻子”,4年间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硬是在无人问津的2000多亩荒山上,开垦出了一片片生态林、一条条山路,还有一份份希望。 他叫易洪元,今年43岁,一名退伍军人,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新店龙溪生态林场的护林员,为种植林木,维护生态,从一名百万富翁,变成如今靠卖点枯木换大米生活的人,他是最美的劳动者。4月28日,记者来到易洪元所在的林场,专访了这位最“穷”的富翁。 为家乡守住绿水青山是他义无反顾的梦想 距离萍乡市区25公里外有一座常年无人管理的荒山,这座荒山也坐落在易洪元的家乡——上栗县赤山镇新店村,作为退伍军人,十几年来易洪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萍乡市中心买了一套房,拥有一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三辆后八轮,仅靠这四辆车,易洪元每年便可获得30多万的收入,过的生活用句潮流的话来说就是“小资”。 但安于现状不是这位坚毅军人的秉性。2010年的一天,他听说老家的一座荒山林场正在进行招标,“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激动,那里是我长大的地方,很有感情,所以我就想把那座山承包下来,植树造林,也算是为家乡做点贡献吧。” 2010年7月,易洪元和另外三个股东便在承包协议上签了字,当时4个满怀热血的中年人便沿着这座荒山查看了一遍,结果却比想象中还要差,易洪元说:“山上除了荒山、荒土,几座早就废弃的茅棚外,没有半点有价值的东西,山上原来的树木早就被原来的承包人砍光,只要是值钱的东西,都被运走,真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荒山。” 面对这样的情景,当时便有股东提出退股,易洪元便劝说他们坚持一下,他们勉强答应,但半年后,不仅没有任何收益,每天上山修路的辛苦让另外三个股东终于失去了耐性,他们集体退股,并让易洪元也退股,“我不想半途而废,不想放弃把这座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的想法,所以他们退股后,我便一个人把这座荒山承接了下来。” 梦想虽好,现实残酷亲人不解妻子反对让他只能只身上山 虽然“要为家乡做点贡献”的想法让易洪元坚持了下来,但家人却并不支持。亲戚们听到他的想法后,纷纷好言相劝,让他放弃,最多的说法便是:你家里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甚至比一般人过的好很多,2000多亩的荒山投入很大,可能会让你倾家荡产,何必去吃这个苦。相比亲人,妻子刘金斌的态度更加坚决:极力反对。 刘金斌跟着丈夫来到山上看了几次后,死活不同意易洪元继续在这里开荒,“拿出这么多钱,守着这座什么都没有荒山,是多么的划不来啊,我除了讨厌还是讨厌。他们都退股了,我们也退了吧。你别逞强了。开荒造林、垦土翻地,这都是繁重的体力活,他们都干不了,你能行吗?” 尽管众人都反对,但易洪元仍旧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对此,妻子彻底绝望了:“你要上山,那随便你,反正我是不会去的,到时候我们各奔东西。”就这样,易洪元只能只身上山,此后的几年,一座海拔1000米的荒山,一个中年汉子开荒修路,时不时地伴着几声鸟叫,成了这座山上近乎定格的画面。 无悔付出终换妻子支持夫妻二人共同坚守荒山 事情的开端是最困难的,面对海拔1000米,四处荆棘密布、杂草丛生的荒山,易洪元一筹莫展,因为在没有道路的前提下,任何现代机械都排不上用场,只能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简易的镰刀和双手,一点点地开荒拓土。 为此,他吃住在山上,一干便是两年,两年里,荒山在慢慢改变,但变化最大的是自己,为了省钱,他基本上没有请工人帮忙,起初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干,从原来180斤的体重,到现在只有130斤,白嫩的双手也早已是层层老茧,当年41岁的年纪,却生出了许多白发,黝黑苍老的肤色,看上去像是50多岁的人。 2012年的一天,刘金斌上山看到了丈夫的这一切,哭成了泪人,“我没有想到他真地坚持下来,还付出了这么多,看到他自己一个人在山上,洗衣,在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做饭,吃的东西只有一大堆的面条,几包盐,我大哭了一场,心疼他,后来也想明白了,因为结婚时他跟我说过,他是一个喜欢做好事的人,但他真的说到做到,为了这句话,自己宁愿到山上来吃苦。我也只有夫唱妇随,陪他到山上来。” 此后,易洪元夫妻二人成了这座荒山上唯一的一户人家,辛苦的劳作不仅没有让刘金斌抱怨过,还越来越有劲,甚至到了不愿下山的地步,“来山上的这两年,我们基本上没有回家过,过年也是,看着自己一点点开荒出来的山路,种的树苗、毛竹,有时真的很有成就感,山下村民看过以后,说我们是好人时,我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村们的肯定,我们不是傻子。” 毒蛇、野猪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寂寞 在深山里生活是什么概念,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刘金斌为我们描述了他们的生活:“我们在半山腰的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搭建了一间瓦房,但野猪经常光顾,有一天夜里,一群野猪走进了我们的院子里,后来还拼命地拱大门,我当时真的吓坏了,后来他就让我睡在床的里边,说野猪真的来了,也是先吃他。” 此外,毒蛇、昆虫也是家里的常客,夫妻二人干活时也常常遇见,起初刘金斌每天都担惊受怕,“后来我也慢慢习惯了,看到它们一点都不怕,我也学会了怎么样认出毒蛇的本领,因为山上有很多变色蛇,有时它们伪装得跟树叶、树枝一样的颜色,现在我都能认出来。”这些得益于易洪元之前练就的本领,四年间,他们从未被毒蛇咬伤过。 毒蛇、野猪这些动物在易洪元夫妻的眼里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常年没有一个人山上时的寂寞,“有时这里一连下几个月的雨,没有一个人上山,就是平时天气好的时候,也没有人来,基本上这座山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有时候真的很寂寞,尤其是刚刚我上山的时候。” 但寂寞也给了易洪元夫妻做好的回馈,就是一心一意地开荒,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会带上工具日复一日地干活,让他们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4年坚守让荒山渐成青山 如今来到易洪元的林场,可以顺着他修建的公路,一直开车到他的家里,不仅如此,4年来,两千多亩的荒山被易洪元开垦了一半,85%的荒山已经得到清理,此外,他还开垦出了10余亩的西瓜地,羊草地羊场15亩,茶林栽培逾25亩,红心树栽培地30亩,林间公路20多公里,还有数不清的林间小路和成片的毛竹林。 这些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串串的数字,但对易洪元来说,则是无数汗水的堆积、蚊虫叮咬,此外还有变卖家产换来的。为开拓荒山,易洪元早在2010年便卖掉了家里的出租车和后八轮,把100多万资金全部投在了这座荒山上,那是他所有的家当。 如今的林场,早已不是4年前的荒山,而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生态林场,当被问到易洪元接下来的梦想时,他指着成片的毛竹林兴奋地说到:“我要把这里变成毛竹生态基地,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此外,我还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养老院,因为这里空气清新,真的很适合老人们在这里养老。这也算是我回报社会的具体体现吧。其实这座山上遍地是宝,我想经营好了,以后真的可以给当地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记者在易洪元的带领下,看着一片片的满目葱绿,由衷地被他的艰苦奋斗精神折服,也想起鲁迅先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的名言,于易洪元来说,荒山上本没有希望,真心付出了,也能开辟出一片片的希望。他是最美的劳动者,也是最“穷”的富翁。 |
相关阅读:
- [ 04-18]关于“美丽乡村 省直机关在行动”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通报
- [ 03-27]省红十字会机关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 [ 03-26]省移民局参加“美丽乡村”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
- [ 03-25]永定县妇联积极组织参与春季植树造林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