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事件引焦虑 心理援助宜介入
2014-03-13 14:0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黄晓夏 |
分享到:
|
(中国网事·锐话题·马航客机失联)马航事件引焦虑心理援助宜介入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毛鹏飞许晓青)马航MH370客机自8日失联至今仍无音信,家属备受煎熬,公众也为之揪心。其间,各种消息在社交网络纷传,又一次次被否认,人们的心也随之起起落落。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说:“各种信息不断冲击,有的消息刚给家属带来希望,却又被证实是假的,情绪的波动也会加剧他们的痛苦。” “这次事件和我参与过的很多危机心理干预都不同。飞机没有下落,乘客命运迟迟不明,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人都产生了不安全感和焦虑。”她说。 心理学专家认为,MH370失联事件不仅给家属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心理也受到很大影响,在全力搜救失联飞机的同时,专业的心理援助也是当务之急。 在丽都酒店陪了家属4天的志愿者姚瑶说,最让家属受折磨的,就是“未知”。 “之前参与过的危机心理干预,不管是地震还是空难,结果都摆在面前。我们可以直接开始工作,帮助他们接受现实、重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而这次,面对飞机上乘客未知的命运,我们想给家属们希望,又担心希望万一破灭对他们伤害更大,只能听他们倾诉、陪着他们坚持。”姚瑶说。 方新参加过包括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在内的多次重大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从8日起一直关注着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进展。在她看来,这次事件中,家属要面对的不只是悲痛,还有未知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她说,该事件迄今还没有定论,从心理学上讲,家属会更多地停留在否认期和愤怒期。长期处于等待结果的状态会引发心身疲劳,出现焦躁不安、愤怒、敌意、抑郁等负面情绪,睡眠和饮食也会受到影响。一些原本就健康欠佳的家属极易因此诱发身体上的疾病。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注册系统专委会委员李旭博士认为,不管结果如何,现在都必须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援助,在志愿者团队的基础上,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援助团队,前往现场评估陪伴,为家属建立一对一的档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方新说,马航事件发酵至今,新浪微博上该话题连续成为热门话题首位,微博量高达449万条。纷繁的信息也在影响着公众。 9日下午,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机制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要求,外交部、中宣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海警局、民航局、国信办、国务院应急办等部门、军方和北京市政府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继续尽全力开展搜救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海音建议,信息发布可以考虑心理干预专家参与,这有利于安抚家属,缓解公众情绪。 方新认为,如今信息来源庞杂,有关方面汇集各方权威信息,每日定期统一发布,按照搜救进展、疑点调查、家属安排等分类,为家属和公众理清事情发展脉络,有助于他们增加确定性和掌控感。 方新建议,不管是失联乘客家属,还是关注这个事件的公众,如果有焦虑的情况出现,不要担心、不要自责。这种不安全感不是病理性的,是一种与现实相匹配的、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她提醒公众应注意避免过度沉溺其中,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同时,应该避免让儿童过多接触尚未得到确认的消息。 |
相关阅读:
- [ 03-13]马航第十七份声明:将使用MH318/319替代MH370/371航班号
- [ 03-13]国际民航组织赞赏各方合作搜救马航失联客机
- [ 03-13]美国中情局:马航事件谜团太多 仍不排除恐袭可能
- [ 03-13]李克强:牵挂马航失联乘客 有一丝希望就不放弃搜救
- [ 03-13]马航事件对南海合作提出更高要求
- [ 03-13]全球网友关注马航失联客机
- [ 03-13]中国卫星在马航客机疑似失事海域拍到漂浮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