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怎样的民营银行?来自两会"民营银行之问"
2014-03-13 13:4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蓝晓梅 |
分享到:
|
(中国网事·锐话题·关注民营银行试点之二)我们期待怎样的民营银行?——来自两会的“民营银行之问”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如果你家附近突然有了一间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你会去存款吗?会去贷款吗?你觉得这家银行还能帮你做些什么? 先别急着摇头。这很可能是未来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的真实场景。 在11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说,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之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间银行,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是中改办部署的“今年要实施的一项改革项目”。 尽管“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还取决于这些试点银行自身”,但民营银行的到来,已经是既定方向。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它们的登台亮相,很有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都是一种“非常稀罕”的存在。 2013年5月发布的《中国银监会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47家,资产总额超过133万亿元人民币。 在广大公众看来,不论是“国有”还是“商业”,银行就是国家开的,放在里面的存款有着天然的国家信用保障,绝不会凭空消失;而另一方面,这也导致现有商业银行预算约束过“软”、经营行为有时违背市场规律、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小微企业和社区金融服务难以得到满足等一系列弊端。 现在,新一轮的试点,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改变这一情况。一是试点的民营银行会“来头更大、名声更响”。来自监管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每个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遵守单一股东股比规定,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一批知名民企都会参与试点工作。 二是试点的这批民营银行会和传统商业银行有着更加清晰的“界线”。尚福林说,和现在的商业银行相比,试点的民营银行也是依法设立,就要适用同等的国民待遇,接受相同的监管管理。在这个前提下,试点的民营银行会突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突出风险和收益自担的商业原则,突出股东行为监管,防止试点银行成为股东的融资工具。 “在这些方面,整体上讲,我们还缺乏成功的经验,所以要试点,通过试点以后,再逐步推广。”他说。 随着民营银行试点的推进,我们能期待自己的身边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来自代表委员和专家们的预测认为,金融服务的改善,很可能是最直接的效应之一。 应宜逊说,民营银行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因而其经营机制适应市场,通常显现更强的活力。特别是在“退出”与监管相对严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它们通常能较正确地定位自己,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它们很少有“衙门作风”,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主动出击,努力发现并开拓市场“空白”;它们会努力实践“客户至上”,主动地去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在同业竞争中也往往是良性互动。 |
相关阅读:
- [ 03-13]民营银行重塑中国金融格局
- [ 03-13]对民营银行“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 [ 03-13]办民营银行当持“平均利润”心态
- [ 03-13]民营银行重塑中国金融格局
- [ 03-12]首批5家民营银行确定四种经营模式
- [ 03-12]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新设民营银行压力大
- [ 03-12]首批试点民营银行选定10家民企 经营模式多样化
- [ 03-12]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成形 风险自担等成三大监控重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