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对“群众身边的腐败”零容忍
2014-03-11 21:26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丽萍 陈瑜辉 |
分享到:
|
(讲道理)“苍蝇”虽小,危害深广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称,“苍蝇”的危害在于,直接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不良作风和滥用公权将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从而直接损坏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比起“老虎”,“苍蝇”数量大,传播病菌范围广,其危害程度更广、更深。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长顺县敦操乡党委书记胡荣忠说,村支书、村主任既有村务工作的管理权,又有“三农”资金发放和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决策权和执行权;既了解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政策、程序、存在的漏洞,又直接面对村民个人,经手具体资金的审批、申领、发放工作。部分村干部在经济利益面前经受不住诱惑,要么相互勾结,共同作案;要么各自为战,中饱私囊。 部分代表委员提出,从基层的腐败案件来看,“小官员”执掌“大权力”,而政策漏洞和监督乏力,是不少群众身边的“小苍蝇”叮上民生“大蛋糕”的重要原因,他们的贪污腐败让中央“民生红利”在末端“打折”,“蒸发”了惠民效应。 (出对策)三“药方”打“苍蝇” 一些代表和委员认为,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将会产生新一轮利益博弈,基层政府直接支配的资源逐渐增多,因此必须遏制“小官大贪”导致的“群众身边的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主委施耀忠说,“老虎”“苍蝇”虽有大小,但本质相同。管住今日的一只“苍蝇”,就可能是消灭一只明天的“老虎”。 代表委员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遏制“群众身边的腐败”: ——信息公开。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建议,要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应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积极引导、创造条件让民众参与社会事务,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接受群众监督,并以此作为科学决策和正确行动的依据和准则。 ——严格刑罚。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表示,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行贿犯罪的惩处过于宽缓,对引发贪污贿赂案件的环境清理力度不够,应运用法律、用严格的刑罚手段清理基层领导干部周围能够引起或者是诱使犯罪的环境。同时健全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重点整治。一些代表和委员还建议,在建立反腐长效机制的同时,也应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加大对基层侵占集体资产、惠农补贴、土地补偿,干扰、破坏基层选举等案件的治理力度,逐步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 |
相关阅读:
- [ 03-11]代表委员建言堵住官员外逃漏洞
- [ 03-11]文化市场要降“虚火”—代表委员谈规范文化市场和创作
- [ 03-11]看涨还是看跌?——两会代表委员看中国楼市未来走势
- [ 03-11]银监系统代表委员:今年重点监控房地产信贷风险
- [ 03-10]浙江代表委员献策行政审批改革
- [ 03-10]“二年级”代表委员眼中的法治事
- [ 03-10]李克强表示代表委员的建议要件件有落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