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璠代表: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公平均衡
2014-03-11 21:25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陈瑜辉 |
分享到: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说出了百姓心声,说出了百姓期盼落实的愿望。 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璠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在公平、均衡方面还存在亟待克服的问题。 他提出:要破解这个难题关键还是在深化改革。他举例说,以基础教育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江苏南通,近年来通过教师交流、教育协作、结对共建等动作,在教育公平、均衡化发展上大胆改革,动作频频,收到了显著效果。 多年来,南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推进,不断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持续增创南通“教育之乡”新优势。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89所,在校生94.6万人,教职工7.5万,学前三年入园率、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均超过98%。全市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南通学子参加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17金2银,收获世界中学生体育竞赛金牌43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南通开始以点带面式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在支持各区以增量式改革、扩张式搬迁、战略性重组三大战略实现了区域内校际均衡之后,又在中心城区,跨区域、跨体制实施“集团化办学、共同体建设、结对共建”,全面推动区域之间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名校+普校”“名校+新校”“小学+中学”“市校+区校”,以输出管理团队,输出优秀师资,输出办学理念为核心的改革实践遍地开花,原本集中在1平方公里的优质教育资源,一下子放大到了100平方公里,有效缓解了热点学校的择校热。 中心城区还以同城待遇推进教育公平,以区域均衡推进教育公平的办法,大力挖掘公办教育资源潜力,全面落实同城待遇,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一样免费入学、一样扶困助学、一样激励勤学”,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率实现100%。南通各级政府以城乡均衡推进教育公平。从2011年起,如皋、海安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全面实行调配重组,仅如皋城区,就先后交流专任教师903名,以往集中在少数学校的优秀教师,现在到更多的学校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通州组建了教学协作区。海门将城乡72所义务教育学校组建为以城区学校为龙头的11个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努力形成城乡一体、集群管理、合作共享、一主多元的均衡发展格局。 深化改革促进了教育公平、优质均衡目标逐步实现。目前,全市省优质幼儿园占比接近80%;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了“零择校”;95%以上的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率达到97.2%。教育部的现场评估显示,南通教育的群众满意度高达97%以上。 |
相关阅读:
- [ 03-10]人大代表王麒:学前教育应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
- [ 03-08]"4%GDP"教育预算怎么花? 八成人期待促进教育公平
- [ 03-06]农村好学校都去哪了?—代表呼吁补齐城乡教育不均衡短板
- [ 03-05]李克强: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 [ 03-05]米歇尔本月访华展开夫人外交 将专注于教育问题
- [ 03-05]李克强:2013年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
- [ 03-05]两会议政录:用教育公平照亮国家未来
- [ 03-05]互联网下一个"颠覆"谁? 电信业、教育业都有可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