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审议,应该这样直接
2014-03-07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6日,人大各团组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密集向媒体开放。 一大早,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就把山西代表团的记者席坐得满满的。 “我是第一次跑两会,除了报道,也很好奇,特别想知道代表们是怎么议政的。”一位长着甜美娃娃脸的年轻记者说。 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姚建民代表最后一个发言,却吸引了所有人,大家有的忙于记录,有的思索,四周安静了下来。“作为一名科技战线的代表,我对报告第二十一页‘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描述体会深刻。”他讲了山西基础研究投入的情况和问题,扎实的调研使他的陈述非常翔实。接着他提出建议,“我觉得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解决科研经费碎片化问题。一个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问题是很多权力根本没有‘笼子’……”他的建议会被专人记录下来,汇总反馈。 仔细研读报告,依据自己的扎实调研和思考,提出问题和建议,姚建民代表的发言无疑是一次有见地的审议。 “要是所有代表的发言都能这样,就过瘾了。”一位记者说。他听了几个代表团的开放日,“有个别代表,把报告夸赞一番就完了,啥也说不出来。还有的,上来就表示向省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压根不提报告。那哪儿能叫议政啊?” 审议报告,竟然不提报告,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对代表这个角色理解不深。 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责是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而不是向地方领导汇报代表身份之外的工作。审议,审议,关键在于既审又议,只要扎实充分,不怕尖锐逼人,也不怕存有“瑕疵”,怕的是沉默不语或避而不谈。高质量的审议,需要代表们认真调研,了解诉求,直面问题,把人民的意见带上来。心中没问题,脑中没思考,脚下没调研,审议不发言,对政府工作报告避而不谈,这样的代表如何谈得上为民履职? 而开放日的审议,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让人们对代表怎样履职一览无余,还因此成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民主示范”。怎么设置会议议程,怎么制定议事规则,怎么围绕一个主题发言、反驳、论辩,怎么在求同存异中集纳众人意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日也是示范日。一次开放而深入的审议,就是一次生动而真实的民主示范。 |
相关阅读:
- [ 03-07]代表委员痛斥药品审批效率低 新药上市推迟5至6年
- [ 03-07]90位委员联名“紧急提案”防止伤医
- [ 03-07]代表委员支招厦门建自贸区:打好台湾牌 争取先行先试
- [ 03-07]驻闽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 [ 03-07]全国政协委员张帆:将“医闹”纳入刑法范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