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世界对话:“中国红利去哪儿了”
2014-03-04 17:58:31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林锦 黄晓夏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时间去哪儿了?”正成为时下中国的一句流行语。在两会召开之际,新华社记者也循着这个思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国红利去哪儿了”的采访。 从加拿大龙虾商,到意大利设计师;从尼日利亚IT工程师,到阿根廷交通部官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到全球知名经济学者……海外人士与新华社记者饶有兴致地交谈。 采访中,关于中国扩大需求、产业升级、攻坚克难的种种话题,都与两会热点密切相关,反映出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所产生的红利,不仅有助于自身长远发展,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记者:现在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富裕,对外需求明显增加,档次升级。您感受到这些了吗?这种需求的变化,对您意味着什么样的信息和机会? 北美大陆东岸,全球第二大深水港哈利法克斯,加拿大著名龙虾产地。海风拂面,港口一派繁忙景象。 丹吉尔龙虾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拉蒙特:你知道最近三年加拿大卖给中国多少龙虾?1亿加元(1加元约合6元人民币)!难以置信吧。我知道,你们越来越多的人到大城市了,收入也越来越多,这对加拿大龙虾可是巨大的市场啊! 在物流上,加拿大龙虾从这里运往中国,大约只要40个小时就能抵达北京、上海、香港和广州。加拿大龙虾委员会正计划打造面向亚洲市场的龙虾品牌,很快就会有具体方案。 欧洲亚平宁半岛,意大利重镇米兰,全球时尚之都。YOOX公司会客室的布局简洁而具有设计感。 公司全球品牌运营总监瓜尔纳恰: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已经为你们的“快乐男声”优胜者量身订制T恤。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快,而且精于电子商务。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老到,以前他们还是价格驱动,现在品位、风格都上去了,甚至有些挑剔!我们正努力去适应,在尺寸、品种和服务各个方面,我们不想失去这个“大苹果”。 记者:您的生活中除衣帽鞋袜,有没有更高级的“中国制造”?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除了“中国制造”,您还用过什么“中国服务”、“中国智造”?其中的变化提升对您的生活会有什么好处? 西非大陆,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阳光炽热,大街上人们衣着艳丽。 手上拿着一部Tecno“幻影7系”手机的IT从业者奥耶德吉:你看,我的手机就是你们中国造的。这手机我用了两年了,以前我还用过诺基亚、LG什么的,我还是喜欢这部手机的用户体验。不过,也有些中国手机价格很便宜,但质量差些,有人就认为中国货不那么可靠。像Tecno这样的更高端产品进来,情况好些了。 南美之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风和日丽,与显得破旧的五号码头相比,从中国运抵的天蓝色城铁列车格外显眼。 全程参与招标、采购的阿根廷交通部官员卡塔尼:从签约到投产再到交货,只用了9个月,中方对我们提出的各种技术要求回应迅速,服务意识很强。 过去阿根廷的中国商品不少,像家用电器什么的,这次因为工作原因,我对中国的装备制造刮目相看,机车驾驶和安全系统相当先进,价格也很有竞争力。 记者:两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作为关注中国的经济学者,您最期待什么?最近国际上又有人在说中国经济不行了,您怎么看?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红利? 美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办公室。屋外雪花漫天,屋内温暖舒适,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新书——《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 基金组织亚太部门地区主管巴尼特:我在你们国家呆了四年,当然知道中国两会很重要。毫无疑问,中国如果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对中国经济减速不必过分担忧,中国目前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刺激。 中国在减少外部失衡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已从约10%的峰值降至目前的2%左右。但在减少内部失衡方面,情况复杂些,消费对增长50%的贡献率似乎仍有些低。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顶楼会议室。落地窗外,雨后初晴,远处的建筑群勾画出美丽的天际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全球化让我们更加依赖合作,如果没有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衰退会更加严重,中国扮演了英雄角色。同时,中国的成功也依赖欧美。所以,合作是现在和将来成功的关键。 不论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中国两位数的增速都是不可持续的。你们已经过了“追赶者”阶段,政府现在应该把重点转到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平衡问题上。 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侯赛因:中国的深化改革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取得成功恐怕一两年不够,工作量巨大。中国经济大的方面没问题,但社会挑战仍艰巨,比如城市如何真正吸纳数量庞大的农民工。 此外,我特别关心中国将如何协调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你们的两会应该会讨论这个问题。中国要避免出现日本的“失去的十年”。日本决策太过缓慢,中国需要保持强有力的快速决策机制。 记者点评:中国经济增长驱动转向消费,对内意味着更稳健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对外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而中国正经历的产业升级,让全球用户看到了“中国制造”新的变化。在大西洋两岸,美欧依然为疲弱的复苏会否戛然而止而担忧,但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改革,却牵动着西方顶级经济学者的思绪。“中国红利去哪儿了”的探寻背后,是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 |
相关阅读:
- [ 03-04]4日两会语录热搜榜:“中国护照含金量低”居首
- [ 03-04]两会代表委员呼吁警惕宗教极端主义危害
- [ 03-04]两会授权发布: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
- [ 03-04]两会议政录:民办博物馆“热”背后生存尴尬待规范
- [ 03-04]两会观察:2014年两会 世界看哪里?
- [ 03-04]【两会大家谈】潘鲁生:文化设计成就梦想(图)
- [ 03-04]【两会大家谈】再访赵冬苓 阳光财政让腐败遁无形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