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新闻频道/ 国际_/ 国际要闻/ 正文

日本渐进式突破武器出口限制 刺激军工发展

2014-02-28 10:27 朝日新闻责任编辑:黄晓夏
摘要:安倍政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已成事实。日本放宽武器出口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本国军工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交易。按照安倍的说法,日本不能老是“被关在盒子里”,放松“武器出口三原则”就是安倍“打开盒子”计划的一环。

原标题:日本渐进式突破武器出口限制 刺激军工发展

安倍政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已成事实。日本《朝日新闻》2月23日报道,安倍内阁已制定“武器出口三原则”的替代版――武器输出管理原则,删除了“三原则”中“不向发生或可能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的规定。分析认为,这一修改将扭转日本实施了几十年的武器出口禁令,强化日本军工武器生产系统,为日本发展军力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渐进式突破“三原则”限制

1967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武器出口三原则”――禁止向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出口武器;禁止向发生或可能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禁止向联合国决议列入武器禁运清单的国家出口武器。1976年2月,日本三木武夫内阁增补了该原则,要求对“三原则”所禁止对象以外地区也不出售武器。1981年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武器出口问题的决议》,此后,日本一直实行禁止对任何国家出口武器的方针。

1983年1月,刚组阁两个多月的中曾根康弘政府宣布“三原则”对美国不适用。2004年,日本政府把与美国共同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作为“例外”处理。2007年,日本第一次以政府开发援助形式向印尼交付了三艘日产巡逻舰。

近年来,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的行为日益公开化。2011年12月,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给“三原则”设立例外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日本将在人道主义援助和国际共同研发方面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也就是说,在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以及其他国际合作时,日本使用的防卫装备可以向海外转移。

安倍上台后,日本修改“三原则”的脚步更疾。今年1月,安倍访问印度时以军民两用等模糊概念与印度讨论出口15架US-2型水上飞机事宜。一个月后,大幅放松“三原则”的替代方案出炉。


极大地刺激军工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受“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日本军工企业主要满足国内订单,其利润难以和西方同行相比。2010年7月,颇有影响力的“经济三团体”之一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交报告警告说,防卫省的新合同金额从20年前的约1.07万亿日元下降到本年度的约6800亿日元,防卫产业严重衰退,长此以往将殃及日本防卫技术发展。

日本放宽武器出口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本国军工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交易。随着日本深度参与国际军火交易、联合研发和军工领域的国际分工,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武器出口也可以使日本自卫队军事采购费用大大降低,提升其装备水平,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日本军事工业寓军于民,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住友重工、三菱电机、东芝等20余家大型企业,以及承包其各项产品的约2500家企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工帝国”。军工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民用工业的发展,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在“安倍经济学”疲态渐显的今天,放松“三原则”不啻给日本军工企业打上一针“强心剂”。

为地区安全埋下隐患

二战以后,日本力图向世界展现“和平国家”的形象,其核心法律支柱就是和平宪法。“武器出口三原则”是基于日本作为和平国家基本理念所制定的标准,如果日本将来逐渐放宽并彻底抛弃这一原则,将会与日本所宣扬的“避免助长国际纷争”的和平国家理念相违背,尤其可能会令东亚邻国感到不安。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与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的政治互信缺乏。有关日本侵略的记忆仍然影响着地区各国的关系。加上日本不时地刺激和挑衅周边国家敏感的神经,如强硬应对与韩国、俄罗斯的领土争议,对朝、对华态度强硬。日本在此时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给地区安全埋下隐患。

按照安倍的说法,日本不能老是“被关在盒子里”,放松“武器出口三原则”就是安倍“打开盒子”计划的一环。日本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对周边国家和世界和平意味着什么,需要我们时刻警惕并积极应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键词: 日本军工 1983年 武器出口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