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战类博物:承载历史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2014-01-18 11:4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承载历史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建设与作用一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近百年不屈不挠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被载入史册。这一伟大胜利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一页,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为收藏和展示人类记忆,承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目前我国已开放百余座抗战类博物馆或纪念馆。这些场馆以大量真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图片,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的倒行逆施,有效维护和还原历史事实真相,警示世人勿忘历史,倡导爱国自强、维护和平。这些设施为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历史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高度重视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为此投入了很大力量。日本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时出现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企图否认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的逆流,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建设也更加受到中国各界的重视。江苏省南京市于1983年12月13日立碑筹建、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同日建成开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北京市于1987年7月7日建成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辽宁省沈阳市于1991年9月18日建成开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山东省枣庄市于1993年4月8日建成开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上海市宝山区于2000年3月建成开放淞沪抗战纪念馆、重庆市于2005年建成开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据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迄今已建成129家抗战类博物(纪念)馆,遍布全国26个省、直辖市。仅以江苏省为例,就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安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泰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南通联抗纪念馆、徐州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连云港赣榆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镇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州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无锡马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10多座。此类场馆以其地域分布广、展示类型多样化、文物史料丰富、纪念活动影响大等特点以及在传承历史、倡导和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博物馆界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的博物(纪念)馆大家庭中,抗战类博物(纪念)馆作为历史类博物馆中的重要一支,其主要功能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展示了1931至1945年的14年间日本侵华暴行及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日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其场馆类型一般按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址及军史陈列等专题进行分类。其中,历史事件类的纪念馆有:纪念九一八事变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纪念七七事变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历史人物类纪念馆有: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陈列馆),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四川省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北京市海淀区佟麟阁将军纪念馆等;历史遗址类纪念馆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日军细菌部队遗址之上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遗骨坑遗址上的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战役遗址上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云南省腾冲县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烈士陵园遗址上的滇西抗战纪念馆等;军史类纪念馆有: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安徽省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 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还包括通史陈列的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中关于抗战史的部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关于抗战军史陈列部分等。各省、各市及一些县级博物馆中关于各地抗战史的部分,如东北烈士纪念馆等。还有相当多的民间博物馆陈列中也涉及大量抗战史,如四川建川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等。 二、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日益成为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占有相当的数量。其展示的主题是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表现和积淀起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综观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主要体现在遭受外敌入侵欺侮的民族史和经过艰苦抗战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史两大类。这些内容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苦难的民族史时刻告诫人们,“国家不强,老百姓生命就得不到保障”;民族抗争史则重在鼓舞后人,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英雄气概。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执着坚守的一份历史责任。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观众留下的大量观后感中体现出来。例如,来自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容鸿先生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后说:“这是一个非常优异的展览,它突出了以史为鉴,教育世人不可重蹈历史覆辙。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承认罪行,对中国人民作出道歉”。广东电大一观众在参观“侵华日军罪行图片展”后留言:“历史给人类留下了太多的悲剧和教训,让我们牢记历史吧!因为历史是一种永久的财富,是一个永恒的纪念碑”。 2004年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全国博物馆界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年最大观众量达665万人次,月最大观众量达90万人次,日最大观众量达8.9万人次,已经累计免费接待观众3826万多人次,其观众量不但在全国博物馆界名列前茅,而且在国际博物馆界也位居前列,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2008年开始,全国90%以上的抗战类博物(纪念)馆先后对公众免费开放。 与大、中、小学或社区开展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直是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先后有200余所大、中、小学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挂牌共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万名中、小学生,在这里举行“小小八路”志愿者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新四军纪念馆配合驻盐城市中小学校,成立新四军总队、大队,定期开展新四军抗战生活体验活动。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月举办一期“民族精神大讲堂”,吸引社会上的万余名青少年参与。东北烈士纪念馆从1977年1月起组建烈士事迹流动展览小分队,坚持深入基层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教育。 中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每年都会结合重要纪念日,举办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如每年的7月7日、8月13日、8月15日、9月3日、9月18日、12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馆,均要举办纪念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日本战败投降日、中国抗战胜利日、九一八事变、南京沦陷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祀日等一系列活动,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还在活动之中鸣放防空警报,并通过媒体广泛有力度的宣传,使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化、经常化、大众化。 |
相关阅读:
- [ 01-13]盘点世界6大最令人恐惧博物馆
- [ 01-12]盘点世界6大恐怖博物馆
- [ 01-12]王毅外长说中国援非的事实让各种不实之辞苍白无力
- [ 01-12]王毅:中国援非事实让各种不实之辞苍白无力
- [ 01-11]燕郊世界华人收藏博物馆举行奠基仪式
- [ 01-11]“马上体”源自明清:猴骑马寓意“马上封侯”
- [ 01-10]书画鉴定专家欲接手"功甫帖":轻言放弃为时过早
- [ 01-09]大英博物馆将办中国文物展 赞中国历史“精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