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走近边防一线,感受军人家国情 ■探访边关新兵,了解戍边新一代 我们为啥探访边关新兵 “有一个地方叫边关,离天很近,离家很远……”这是一名大学生新兵奔赴高原边防哨所前,在新兵连留言簿上写下的话。 从那天起,他上岗了。从那天起,他长大了。从那天起,他担负起一个同龄人鲜有机会去承担的使命——站在祖国的边疆,为十三亿中国人站岗、放哨。 或许,昨天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或许,昨天他还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士兵。但是,今天他走向边防、拿起钢枪,面对高原、雪山、冰河、大漠、瀚海,眼前不寻常的景观和脚下不一般的坐标都在向他们宣告——你不再是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滴水。你尽管有千般理由把自己看得很平凡、很渺小甚至很卑微,但是你这颗水滴已经发生了生命意义的质变。你,从此是中国的边防士兵! “中国,这个神圣的名字总是让所有中华儿女感到温暖。但只有在边防,才知道到底什么是中国、什么是自己的国家!”这曾是一名边防老兵退伍之际的肺腑之言。如今,又一批新战士走向边防,他们又会怎么对我们说?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问号。今天的新兵走向祖国的边防,他们的身影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他们的声音值得我们仔细聆听—— 他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和平年代十八九岁的花季少年,如果不是走进军营,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徜徉在都市的花前月下。边关对于他们曾经很遥远,边关的一切曾经好像与他们并无多大关联。然而,他们来了。他们乐意吗?他们情愿吗? 他们,是在星巴克和互联网上泡大的一代,是在信息海洋里冲浪的一代,世界在他们的眼里,曾经就是一个村落。如今,他们来到偏远闭塞的边防一线,不得不割断许许多多有形和无形的“脐带”。他们的取舍是坚定,还是踟蹰;是毅然,还是勉强?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也许,家庭责任对于他们尚且是需要好好上的一课。如今,他们戎装在身钢枪在手,代表国家站立边防。“国家”“担当”“使命”……对这些分量更加沉重的字眼,他们细细掂量过吗? 他们,是去年征兵时间调整后首批进驻边防的新战士。往年冬季征兵,新兵下连已是来年春天。如今正值严冬,新兵们迎着风雪走上边关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考验?极寒、缺氧、苦累、孤寂……这一切他们又将如何去面对?他们稚嫩的肩膀,能否挑得起边关的冷月和风霜?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的记者出发了,兵分多路探访初上边防的新兵。继前段时间推出“聚焦兵之初·新兵成长新闻调查”特别策划之后,本报又组织“聚焦兵之初·冬季到边关看新兵”专题报道,分6期集中刊发记者发自边防一线的见闻感受。为突出严冬的季节特点,我们选取了位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边防的几个点位,在这里向您打开观察边关新兵的窗口。 走边防,看新兵,让我们出发!(蔡鹏程) 走向冰雪绥芬河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绥芬河口岸,位于祖国版图的“鸡冠”上,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一代代边防军人常年戍守在这里。如今,新兵奔赴边防哨所,他们能否适应天寒地冻的艰苦生活?刚到时,我就从一名新兵的话里找到了答案,他说:越冷的地方,我们的心里越火热。 跟随女兵到边关 ■本报记者 邹维荣 作为一名女记者,在得知100多名女兵即将到边防服役后,内心难掩喜悦与激动。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戍守边关,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这不,来到满都拉哨所体验巡逻执勤生活的10名女兵,刚到边防就接连遭遇一个又一个考验。一路走来,我想说:边防女兵,好样的! 来到风口第一哨 ■本报记者 孙兴维这些年,我行走在祖国的西北边防,常常为戍边将士们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念而感动,特别是那些长眠于边关的戍边人,总是令人热泪盈眶。无数次祭拜英烈,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此次我奔赴阿拉山口边防连,与刚上山的新兵们一起拜谒先烈。读者朋友,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 难忘这条风雪路 ■本报记者 张海华 几个月前,他们可能还是父母身边的“娇娇宝”。如今,他们来到西北边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徒步行军7昼夜,来回路程500里。跟随武警新疆总队近万名新兵投身野营拉练,所见所闻令人震撼,也让人对“军营新生代”刮目相看。风雪拉练路,一条引领军中男儿成长的路。 随我感悟昆木加 ■本报记者 郭丰宽 海拔4900米的昆木加哨所,位于西藏雪域高原。从拉萨出发,翻越海拔4700米以上的雪山11座,行程1000余公里到达这里,我这个“老西藏”的第一感觉是呼吸急促头发涨。可想而知,那些刚刚从山下来到哨所的新兵,要经受多少生命极限的考验!走近他们,我深深感到,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 再次走上帕米尔 ■本报特约记者 许必成大雪染白了边关。又一批新战士告别新兵连奔赴雪山哨卡。远去的列车,拉长了父母的思念和牵挂。“孩子,第一次上帕米尔,你还好吗?”“妈,有老班长照顾我们,放心吧!”两句简短的对话,道出了边关战友浓浓的深情。在红其拉甫采访数日,我深深理解了这种生死与共的情感。 |
相关阅读:
- [ 12-24]体院:高原训练不代表彻底解禁|张亚东:孙杨停训已结束
- [ 12-24]学院不愿让孙杨错过冬训:高原训练不代表解禁
- [ 12-15]新疆积极开发帕米尔高原大面积地热资源
- [ 11-15]小学生说草泥马被老师批后喊冤:不是高原动物?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