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设防空识别区可能是件好事
2013-12-10 14:0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黄晓夏 |
分享到:
|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8日发表题为《谁拥有天空?》的文章,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文章称,中国11月23日宣布在东海上空划设大片防空识别区,令本地区大为震惊。按照识别区的要求,飞机在飞越该区域的时候必须报送飞行计划并听从指挥;中国警告说,如果不这样做,中国可能会采取“防御性紧急措施”。 文章称,在日本,此举被视为中国在推动对有争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要求。中国“攫取”空域的做法导致了不同寻常的后果:使日本和韩国团结在一起。 消息宣布几天后,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了该地区。这次访问充满了纷争。首先,他要安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然后“非常直接地”向中国提出反对划设识别区。由此形成了僵局。 中国方面告诉拜登,其立场是有原则的,同时拒绝承认其行动是鲁莽的。不过,当美国11月26日派两架B-52轰炸机飞越其防空识别区时,中国起初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日本和韩国随即也仿效这种做法,未经通报就派遣军用飞机飞入识别区。 文章称,简言之,这不会被视为中国在国际外交中的最美妙时刻。不过,中国可能还是在不经意间为全世界做了一件好事。此次发布声明之前,很少有人听说过“防空识别区”。更少有人知道,有几个国家划设了识别区,却没有围绕管理这些识别区的规则达成多边共识。 美国划设了首个防空识别区:那是1950年,在北美上空。美国还在二战后占领日本期间在后者上空划设过一个防空识别区。日本于1969年接掌了该识别区。 然而,与划设这些防空识别区的时候相比,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在当今形势下,一国的任何单边举动都会对邻国和整个世界产生直接影响。 事实上,如果美国牵头制订多边规则,可能符合美国的利益。2003年,比尔·克林顿睿智地向美国人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是否“应该努力打造一个世界,当我们不再是全球军事、政治和经济超级大国的时候,其规则、伙伴关系和行为习惯都是我们乐于接受的”。文章称,无论克林顿当时是否想到了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东海的最新局势无疑体现了中国争夺超级大国地位的“野心”。 美国知名人士一直敦促中国在全球体系当中发挥“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作用。不过,美国鼓励这种行为的最有效途径不是说,而是做。 文章指出,如果所有国家都仿效美国和中国,单方面确立对国际空域的权利,我们真的愿意生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吗?自1980年以来,全球空中交通每15年增加一倍,预计在今后15年将再增加一倍。在这种形势下,上述做法恐怕并不明智。 美国联邦航空局意识到,如果不服从,可能会对民航飞机构成危险,所以建议美国民航遵守中国的规定。这一让步也能给中国留点面子,但是,如果允许所有国家划设防空识别区并制订各不相同的规则,人们将走向一个更危险的世界。规则的复杂性将使民航飞机和飞行员产生困惑。相反,人们应该制订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简单明确的多边规则。 随同拜登出访的美国官员说,新防空识别区的性质如今“取决于中国”。文章称,不过,世界需要美国发挥领头羊作用。问题在于美国是否愿意为发挥这种作用而放弃自己采取单边行动的权利。 |
相关阅读:
- [ 12-10]安倍称将就防空识别区问题呼吁中方启用联络机制
- [ 12-10]美国赞赏韩国“调整”防空识别区:负责任举动
- [ 12-10]美国赞赏韩国“调整”防空识别区:负责任举动
- [ 12-10]美国赞赏韩国“调整”防空识别区:负责任举动
- [ 12-09]安倍称将就防空识别区问题呼吁中方启用联络机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