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读中印边防协议与防空识别区“异同”
2013-12-08 22:17 安吉特·潘达,乔恒译 来源:环球时报责任编辑:林锦 |
分享到:
|
美国“Regator网”12月5日文章,原题:比较中印边防协议与中国防空识别区最近,中国决定将东海大部分空域划入自己的防空识别区。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印度与中国不久前签订的双边协议。 印中两国领导人10月23日签署的边防合作协议,是对中国军队进入实际控制线以西、由印方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反应。中国在东海的防空识别区战略,可能对印度将来处理与中国边境事务有重要借鉴意义,这两种手段的不同值得体会。 合作协议可被解读为两个对手建立信任之举——即试图取得中国总理李克强所说的边境“安宁”及辛格所讲的“可预期性”。我的同事迪茨本周较早前指出,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所宣称的目标,是确立一个“安全区”。但两种方式的相似之处就止于这些漂亮话。 许多分析家对边境防务合作协议评价不高,认为这只是对印中争端的暂时解决。但事后看,再从防空识别区的角度看,中印协议显示中国愿意与新德里做一些可能永远不会考虑与东京做的事:沟通、商议和权衡。 中印协议与防空识别区的关键不同在于,中国在前者中选择对话而对后者倾向单边行动。今年4月帐篷对峙后,中国通过终止印军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重要红利,在自己占据上风后,中国仍愿与印方对话。而在东海,特别是围绕钓鱼岛的长期争执,中国看起来处于不利得多的地位。日本对岛屿“国有化”,而中国人对在东海与日本的海军力量对比远远没有对印那么自信。 我仍相信合作协议是被错失的机会,但相比防空识别区,它肯定是管理与中国边境争端“不赖的”选项。当然,这种比较忽视若干重要因素,比如历史。总的来说,中国对印姿态受到1962年战争胜利的影响。而中国对日本的历史观感却不一样。这种历史看法是当前反日民族主义情绪的基础,也能凸显东海争端的本质。 (作者 安吉特·潘达,乔恒译) |
相关阅读:
- [ 12-08]美外交顾问:美方未呼吁中国取消防识区
- [ 12-08]韩国公布新防空识别区
- [ 12-08]韩国宣布扩大防空识别区覆盖苏岩礁 将15日生效
- [ 12-08]澳媒:澳新外长访华 遭王毅面斥后应对慌乱
- [ 12-08]全国人大:中国划识别区合法 日本无权说三道四
- [ 12-07]日媒:日本防卫省表态将不会扩大防空识别区
- [ 12-07]日媒:美国已默认中韩划设与扩大防空识别区
- [ 12-07]安倍借中日紧张揽大权 日参院深夜通过保密法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