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_ / 国际要闻 / 正文

英媒解读卡梅伦百人团队访华 中英迎最佳时机

2013-12-02 09:25 作者:纪双城 胡锦洋 甄 翔 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黄晓夏
摘要:“中国的改革对英国大有裨益,现在正是英国与中国拟就未来合作蓝图的最佳时机”。《贝尔法斯特电讯报》认为,此访将结束卡梅伦会晤达赖之后两国关系出现的僵局,为两国合作翻开“新的一页”。

“中国的改革对英国大有裨益,现在正是英国与中国拟就未来合作蓝图的最佳时机”。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30日发出了这一呼声,北京时间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将开始期待已久的访华之旅。对于卡梅伦的这次访问,一直有着“老欧洲”心态的英国媒体做出比较复杂的解读,它们希望卡梅伦的中国之行不仅仅是一个“推销员”,还应该保持以往的政治立场。

但有专家表示,由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英国打人权牌、宗教牌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对中国的影响正在变小。

虽然人未到,但卡梅伦在中国的网络人气却在两天内迅猛上升。为给自己的中国之行“暖场”,11月29日,中国社交网络上出现一个以“英国首相”为名,以卡梅伦作为头像的微博。后经确认,这是英国驻华大使馆为卡梅伦开设的微博。虽然截至12月1日晚只发了3条微博,但卡梅伦的粉丝已经超过12万,上升速度十分迅猛。

英国《贝尔法斯特电讯报》12月1日的文章称,在卡梅伦政府看来,这次访华是“向前看”的一次旅行。英国希望能与中国有更多商业合作机会。

英国《金融时报》说,卡梅伦希望通过访问获得商业合同,但同样重要的是访问的象征意义。自从2012年5月卡梅伦会见达赖喇嘛之后,他一直未能同中国领导人会晤,许多较低级别的英国官员同中国官员的会晤也被临时取消。但卡梅伦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英中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曾在2010年承诺到2015年把两国贸易额翻一番,达到620亿英镑。但是,上述政策似乎未奏效。

不过,《贝尔法斯特电讯报》认为,此访将结束卡梅伦会晤达赖之后两国关系出现的僵局,为两国合作翻开“新的一页”。卡梅伦此前曾表示,作为首相第二次访华将使两国关系向更深入、更紧密、更高的层次发展,两国在商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的合作“没有限制”。

英国天空卫视新闻台12月1日称,独家获得这次陪同卡梅伦访华的商界代表名单,其中以中小企业代表为主,这反映了唐宁街十号试图推进中小企业对华出口的决心。这其中既有奢侈品牌的老总,也有英超联盟首席执行官,甚至连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安伟杰也在其中,尽管这家公司在中国因行贿受到严厉指责和处罚。

对于英中两国的经济合作,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30日还特别刊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撰写的文章,认为卡梅伦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访华,改革必将成为两国领导人磋商的重点。中国的改革进程将给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从而为两国经济的未来描绘全新蓝图。据估计,中国今后5年新增对外投资将达5000亿美元、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中国赴海外游客将达4亿人次,英国有望从中受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12月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非常大的力度,未来中英合作空间很大。而且与其他欧洲大国不同,英国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实力很强,伦敦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另外,在货币领域中英也可能会展开合作,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助一臂之力。

然而,一些英国政客认为,卡梅伦再度访华期间,有关人权问题还是要提一提。还有支持“藏独”的英国民间机构认为,卡梅伦要记住自己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推销员。

但英国《卫报》11月30日的分析认为,相信卡梅伦今后会让英国远离达赖话题,这也是英国内阁讨论后达成的多数派意见。对此,崔洪建分析道,在对华政策上,以德英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人权和宗教问题上正在转向,不再纠缠于这些问题。中英关系此前的冷淡,是因为卡梅伦政府触碰了中国的红线。但经济低迷让英国认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英国对中国的影响正在变小。再加上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愈发自信,所以英国对华政策不得不转变。但是中国还必须掌握一些能制约英国的东西,以防止他们变成机会主义者。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记者 胡锦洋 甄 翔】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键词:卡梅伦 访华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