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际>环球要闻> 正文

美国“辱华事件”折射问题多 华人态度产生分歧

2013-11-28 16:41 薛海培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分享到:

尽管这次抗议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很多,但是我们看到:它再一次促进了美国社会一起来反思和检讨美国的种族关系;也促使我们来思考,美国华人到底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政治抗争激情宣泄之后,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

这次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辱华事件”,在美国华人社会掀起了一场少有的政治波澜。这不是华人在美国经历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这次事件在华人中的反应,确实明显有着和以往华人抗议事件的不同之处:这是我二十多年来参与了多次美国政治事件中,第一次感受到华人社会少有的分歧。

事情来自10月中旬,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深夜播出的一档知名节目中,主持人吉米·基梅尔邀请4名不同肤色的孩子参加“儿童圆桌会议”讨论。当基梅尔问起美国该如何偿还所欠中国巨额债务时,一名6岁男孩语出惊人,“绕到地球另一边,杀光所有中国人”,而基梅尔调侃道,“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节目一经播出,立即激起了美国立国20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华人抗议行动。

华人社会少有的分歧态度

美国国会亚太裔议员党团当天发表声明说,该党团议员已致信ABC,要求其就“吉米·基梅尔秀”节目播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言论道歉。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也在当天向ABC及其母公司迪士尼发出公开信,要求其向所有美国人,尤其是华裔和亚裔进行正式、公开和有意义的道歉。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联合会主席胡晓军表示:至少希望ABC主管,高层总裁亲自道歉。

可对该节目内容性质的判定,却在华人社会引发截然相反的声音。

首先是华人社会在认知上的不一致:如何定位这次事件?是美国广播公司或者吉米·基梅尔对华人或亚裔有深藏的、希特勒种族灭绝那样的种族仇视?还是他们对华人或亚裔的公然歧视和羞辱?或者是他们对少数民族不够敏感,缺乏文化和族裔的敏感性?或者仅仅就是判断失误?抑或是开玩笑过了点,但华人太较劲。

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华人社会对待这一事件的态度和反应也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态度。第一种为“较真型”。持这种态度的人一般认为这是一起重大事件,是美国广播公司严重的侮辱或羞辱了华人,反映出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一定要严厉抗议并惩罚当事人和该公司,以便给美国社会敲响警钟,并以此来发动华人社会参与政治。

第二种观点为“适可而止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次事件确实反映出美国社会在种族问题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大家一起通过抗议这次事件来适当表达我们的气愤,也使得华人在政治上更为成熟。但是抗议要“得理饶人,见好就收”,否则做过了头就会对华人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种是“不必较真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美国广播公司的这个节目是有点过了,但是它基本上是无意的,因为它是孩子们的现场反应,并且整个节目就是个深夜的搞笑节目,大家得学会悠着点,不必脸皮那么薄,动辄就抗议,显得我们没有宽容和幽默的风范。

这次事件,目前还没有正式的舆论调查,从身边朋友的反应和媒体上的报道来看,这三种不同的抗议态度的分布,基本上和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差不多。也就是,“较真型”的和“不必较真型”的人各占了一小部分,而中间的“适可而止型”占据了民众反应的大部分。

而从各地参与的华人来看,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或者来美时间较短、年龄较轻的同胞,抗议的激烈程度略高些;而生活较为稳定、较为“成功”者,或来美时间较长的人,似乎抗议的激情就要低些。

从祖籍国角度看,来自中国大陆的比来自其他地区的华人似乎更气愤些,诉求也更高些。

如果做一统计分析,最终可能和一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相关性:日常生活中个性越是激烈、极端一些的人,抗议的劲头就越大;而个性比较温和的人,抗议的诉求也就比较温和。最后,我们甚至还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测,在政治上较“左”的,较为“反美”的,抗议调子可能会更高些;而在政治上较为“右”的,或者较为“自由派”的人大概抗议声则会低一些。

这种态度的多元化,既反映出华人社会人口构成上的多元,也反映华人在美国政治和种族问题上的复杂甚至是尴尬处境。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