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放假安排征民意 网友期待延长春节假恢复“五一”

2013-11-27 1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蓝晓梅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网11月27日电(记者李金磊)全国假日办今日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调查显示,过半网友支持“保留春节和国庆七天长假”的第三个方案,而期待延长春节假期、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依旧强烈。专家表示,此次假日调休安排回应了民众对挪假式休假的不满,是一种进步,但根本上是要增加长假的供给,加快落实年休假、探亲假等带薪休假制度。

方案回应民意 双7天长假安排最受欢迎

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三个调休方案,春节放假均为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但国庆节的放假有3天、5天、7天三种方案,其中,方案A为国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方案B为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方案C为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

至于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假期,方案A提出,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在方案B、C中则提出,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

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公布后引发热议,调查结果显示,“保留春节和国庆七天长假”的C方案最受欢迎,获得了超过五成网友的支持。

“这次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回应了网友对挪假的愤怒。”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挪假式休假尤其让人们觉得太奇葩、太纠结,这次征求意见回应了民意。

刘思敏表示,具体来看,除了春节外,方案A为不挪,方案B为微挪,方案C为小挪,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挪假的方式,但相对之前已有进步。“三个方案中,方案C相对比较好,各大网站的调查对这个方案的支持也最高,它保留了两个7天长假,充分说明人们对长假的需求。”刘思敏说。

网友仍有期待 希望延长春节、五一假期

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曾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向社会征集意见,此次征求意见中,延长春节假期时间、恢复五一黄金周成为呼声最高的两大建议。

而在这三套方案中,春节假期没有延长,五一黄金周也没有恢复,因此,此次征求意见,网友呼吁延长春节假期、恢复五一黄金周的意见仍然强烈。

网友“蒋双1990”表示,春节一周根本无法满足春节家人团聚的时间,尤其在外务工的人员。网友“我爱树树”则指出,春节作为中国特色的一个节日,应该固定放15天,不调休。网友“狗尾草25”表示,三套放假安排方案没有恢复五一黄金周,这样的话根本没有缓解十一带来的旅游高峰问题。

对此,刘思敏指出,调休安排方案只回应了网友对挪假的不满,而没有回应要求增加春节和五一假期的民意诉求。刘思敏表示,五一长假的取消使需求释放遭遇瓶颈,加剧了国庆长假期间景区压力过大、交通拥堵等问题。此后的放假安排应该回应真实民意,考虑恢复五一黄金周等建议,充分满足人们对长假出游、探亲的需求。

专家建议落实带薪休假 统筹考虑放假安排

专家认为,无论希望恢复五一长假,还是延长春节假期,都表明中国长假短缺的现实。而缓解之策应该统筹考虑放假安排,增加长假供给,加快落实年休假、探亲假等带薪休假制度。

按照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此次调查问卷虽然提出了3个放假方案,但是没有增加全年11天的假日总量。

“此次方案是在现有法规下对放假做的技术性调整。”刘思敏表示,假日总量仍然有提升空间,要考虑在进一步增加黄金周的同时,加快落实带薪休假逐步使长假消费“分流”。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各个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好年休假和探亲假等各类带薪休假措施。这些假期一日休不出来,假期拥堵一日不能解决,上班族就一日不幸福!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建议,国家假期总数应该增到13天,恢复五一黄金周。三个7天长假,方可满足旅游需求,适应大国远程行程国情,稀释交通景区压力。总体上来看,要统筹考虑放假安排,逐步实现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的2020年前实现国民带薪休假目标。(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