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全文)
2013-11-21 16:17 来源:法制网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三、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 10.庭前会议应当归纳事实、证据争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庭审时重点调查;没有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适当简化。 11.审判案件应当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12.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除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庭外调查核实的外,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3.依法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4.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庭审中的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辩解理由、辩护意见和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当庭或者在裁判文书中说明采纳与否及理由。 15.定罪证据存疑的,应当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人民检察院在二个月内未提交书面材料的,应当根据在案证据依法作出裁判。 四、认真履行案件把关职责,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16.合议庭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负责。承办法官为案件质量第一责任人。 合议庭成员通过庭审或者阅卷等方式审查事实和证据,独立发表评议意见并说明理由。 死刑案件,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承办。 17.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委员依次独立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18.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的,不得发回重新审判。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上诉、抗诉后,不得再次发回重新审判。 19.不得通过降低案件管辖级别规避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不得就事实和证据问题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20.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意见。证据存疑的,应当调查核实,必要时到案发地调查。 21.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应当依法报请延长审理期限。 22.建立科学的办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得以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单项考核指标评价办案质量和效果。 五、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 23.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职责审判案件,不得参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联合办案。 24.切实保障辩护人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辩护权利。辩护人申请调取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应当准许。 25.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等旁听观审。 26.对确有冤错可能的控告和申诉,应当依法复查。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依法及时纠正。 27.建立健全审判人员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审判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追究。审判人员办理案件违反审判工作纪律或者徇私枉法的,依照有关审判工作纪律和法律的规定追究责任。 |
相关阅读:
- [ 11-21]福建明年高校毕业生超25万 打破历史最高数
- [ 11-21]最高法开通官方微博微信 将及时发布重大审判信息
- [ 11-21]美国建全球最高滑水梯 17层楼高几与地垂直
- [ 11-21]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单位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 [ 11-21]福州追捕“采花大盗”:最高罚500元 欢迎市民举报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