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以房养老”争论折射养老焦虑
www.fjnet.cn 2013-09-21 06:55 杨琳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以房养老”争论折射养老焦虑 文/杨琳 国务院9月15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有规划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的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 住房和养老,中国人最关注的两大民生焦点一经结合,社会舆论便“炸开了锅”。与“延迟退休”引发的舆论冲击波一样,热议“以房养老”的背后,透射出公众的养老焦虑——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到底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稳稳撑住? 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好似一道分水岭,带来了一系列的利益扭转——改革前数以万亿计的“历史欠账”谁来补偿?“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模式下,2万多亿元“个人空账”怎样做实?缴纳保险的劳动人口日渐缩减,领取养老金的人群正在扩大,怎么保持收支平衡?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农村和城市居民等群体间的养老保障差距如何缩小? 当银发浪潮袭来,尤其是随着上世纪“婴儿潮”时期出生的“60后”即将步入退休年龄,20多年养老改革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正在被推向前台。 这些问题绕不开,也躲不掉。“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微调式改革恐难力挽狂澜。唯有从养老保障模式本身的根本性问题入手,在新一轮改革攻坚中,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作出新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政府的政策选择更为关键。 虽然,化解13亿中国人的养老焦虑不能只依赖政府,但是调整二次分配的利益格局,却是政府的不二职责。填补养老金的历史欠账,是依靠国有资产的划转和返还,还是要让已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再多交几年养老金;缓解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是靠政府加大投入并提高基金运营效率,还是要让老百姓抵押出平生最大的家庭固定资产(房子),缩减代际财富积累。在这些关节点上,政策的取向必须明确。 很多人担忧,“以房养老”会不会进一步拉大本已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这同样取决于政府的政策选择。将房产与养老捆绑,到底能使哪部分群体受益,改革中间的“制度缝隙”能不能好好填补,是任由问题发生了再去善后,还是重视“顶层设计”在制度建立之初就严控风险。这一切,都有待各级政府通过改革实践给出答案。□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0]上海:“以房养老”6年仅成功6例
- [ 09-20]民政部回应以房养老:政府仍将主导保障基本养老
- [ 09-20]“以房养老”引热议 专家称政府应承担最大养老责任
- [ 09-20]民政部回应以房养老:政府仍将主导保障基本养老
- [ 09-20]人民日报三问“以房养老”:政府仍将主导基本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