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网民代表:网络谣言严重扭曲青少年价值观 须严厉打击严控源头

www.fjnet.cn 2013-09-06 16:16  曹海 来源:环球网 我来说两句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曹海】 9月4日下午,“打击网络谣言网民座谈会”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来自企业职员、广告经理、基金经理、中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11位网民代表积极发言,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青少年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低于成人,对于虚假信息危害度的评估不足,恶劣的网络谣言将严重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必须重拳打击网络谣言,严控网络谣言源头,尽最大努力把网络谣言扼杀在摇篮里。

据中国网报道,4月6日18时左右,冉冉(8岁)、浩浩(5岁)和同伴顺顺(9岁)一起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玩起了“绑架烤羊”的游戏。冉冉和浩浩被绑在树上后,顺顺点燃了树下的树叶,由于当天风大,起火后便失去控制,顺顺无力救助,结果导致冉冉和浩浩被严重烧伤。

正如参与座谈会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谷金玉所言:因孩子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低于成人,对于虚假信息危害度的评估不足,如12岁之前的孩子会效仿网络或电视上的行为。另据华商网报道,6月15日,一条“六名罪犯越狱,在西安短短一个月时间杀害78名女性,强奸36名女性,抢夺财物700多万元”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贴吧传开,帖子中称此六人驾驶一辆白黄颜色的尼桑车。4月15号左右逃到高陵县马家湾已奸杀两名女性,25号马家湾龙凤园又失踪一名女性,据了解已进入高陵地区。并附有六人的个人信息及犯罪情况。19日,西安警方证实,该信息系谣言,首发者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如何学会,从哪里学会的造谣传谣,值得我们深思。

除了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工作,同时也是妈妈评审团成员的谷金玉认为,“净化网络空间,打击网络谣言”是一份送给青少年的礼物,网络谣言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成人,因为孩子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低于成人,对于虚假信息危害度的评估不足。如12岁之前的孩子会效仿网络或电视上的行为;13岁以上的孩子对于夸张的、刺激的、重大的信息非常敏感。网络辟谣仅为亡羊补牢,她更希望从一开始就把谣言扼杀摇篮里。

青少年如何有效抵制网络谣言呢,谷金玉建议除了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外,更应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找到替代网络的其它兴趣点,让孩子们远离网游。她举例说,“我的儿子去德国参加演出刚回来,共有20多个国家参与。在哥伦比亚,每一个人都有一件乐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学习小组,他们的业余时间不是在上网而是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另外,她还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净化网络环境,不造谣不传谣”的一盏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照亮并带动周围的人。

“最近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做法非常及时,也卓有成效。我个人非常赞同,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少年儿童的工作者,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来自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的季琳说,网络谣言及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尤其是以自媒体形式传播的网络谣言,严重影响青年少的社会价值观。

北京市朝阳区下三条中心小学德育少先队主管郑琪和大兴区第六小学的副校长李宝进都认为必须采取众多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正能量教育。据海淀区八里庄亮甲店小学的曹玲玲介绍,她们成立的“亮爱社团--海淀亮小爱国少年社团”,是北京首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网络爱国公益社团,以传播爱国主义新风尚为宗旨,坚持在网上志愿传播正面、积极、健康的信息,同时走进大学、家庭、社区进行爱国公益宣传推广。堪称青少年接受和传递正能量的典范。

“人们对互联网上很多恶俗现象深恶痛绝,危害青少年成长的违法有害信息,特别是淫秽情色信息,让老师和家长很揪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局长刘正荣在座谈会上说,一些网上谣言屡禁不止,很多谣言造成恶劣影响,对于青少年影响较大。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把互联网发展好、利用好、管理好,给青少年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正能量集中的网络环境。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