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新闻频道/ 天下/ 社会(即时新闻)/ 正文

恒天然问题产品召回信息不明 消费者申请公开透明

2013-08-11 07:19 作者:门杰丹 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事件被披露后,上述涉事企业纷纷发布召回公告,宣布召回不安全产品,然而对于此次事件的风险评估及召回的详细计划,无一企业对外公布。致力于倡导食品药品安全的郑州亿人平公益机构执行主任谢斌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中新网郑州8月10日电(记者 门杰丹)恒天然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已持续发酵多日,涉事企业有召回、有停售、有退货,但有留心的消费者发现,问题产品召回详细信息不明确,缺乏评估报告及召回计划及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等。8月9日,针对消费者的意见,河南长期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公益人士李英杰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公开国内涉事企业问题产品食品安全危害调查、评估报告以及食品召回计划。

恒天然问题原料涉事企业召回信息不明确

8月初,新西兰最大的乳品企业恒天然发布消息称,一个工厂去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后经中新双方核查,最终确定有8家企业的产品遭受到波及,分别包括娃哈哈、可口可乐、雅培等多家知名企业。

事件被披露后,上述涉事企业纷纷发布召回公告,宣布召回不安全产品,然而对于此次事件的风险评估及召回的详细计划,无一企业对外公布。

“我儿子刚断奶,喝的就是多美滋奶粉,现在奶粉出了问题,十分担心。”儿子一岁多的市民段丽君着急地说,不知道之前孩子喝的奶粉是不是有问题,如果会对孩子产生潜在的危害,怎么办?

“我孙女一直喝的是雅培奶粉,最近天热了,喜欢喝一些爽歪歪之类的饮料,现在曝出安全问题,真是让人后怕。”家住郑州市北环世纪港湾的市民杨大妈说,孙女的奶粉换了,饮料也不敢喝了,谁知道有问题的这些食品是不是都召回了,还是彻底绕开了安全。

近来,记者随机采访发现,有上述疑惑和担心的市民不在少数,毕竟食品安全无小事!

公益人士申请公开评估报告、召回计划

此次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南长期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公益人士李英杰认为,在事件最初发生的时候,涉事企业的反应比较令人满意。

“涉及恒天然事件的8家企业名称均被公布,而且也纷纷宣传召回问题产品,对于问题产品的批次有些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比起之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企业的应对方法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李英杰说。“但是召回不是公告问题产品的批次等问题就能够解决的。”

据介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问题食品的召回必须包括食品安全危害调查、食品安全危害评估及召回计划,而召回计划不仅包括召回的范围、时限等,还包括食品安全危害可能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召回的预期效果;召回食品后的处理措施等内容。

“上述内容没有一家涉事企业对外公布,而相应的监管部门也未公布。”为了弄清楚本次召回的详细信息,8月9日,李英杰向上海、浙江两地的质检部门申请公开雅培(中国)、多美滋(中国)、可口可乐(中国)、及杭州哇哈哈集团四个企业提交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评估报告以及食品召回计划。

信息公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催化剂”

河南博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伟表示,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主动予以公开。食品安全事关全社会的利益,作为食品召回的监督管理部门,上海、浙江两地的质检部门理应主动公开涉及恒天然问题原料事件中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致力于倡导食品药品安全的郑州亿人平公益机构执行主任谢斌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谢斌认为,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尤其提到要做好重点整治工作信息公开,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保健食品等公众尤其关注的问题,公开重点治理整顿的相关信息。此次恒天然事件正属于理应重点公开信息的范围。(完)

关键词: 恒天然 问题产品 问题食品 公开信息 食品安全 危害调查 食品药品 催化剂 李英杰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