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社会> 正文

大时代,大梦想——从王亚平太空授课谈起

www.fjnet.cn 2013-06-20 15:39 杨骏 来源:新华网我来说两句

  这是航天员王亚平的倒像映在水球中。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杨骏)6月20日,天宫一号飞船,王亚平面带微笑,正为地面的孩子们上一堂有趣的太空实验课,自信和从容洋溢在脸上。这一刻,恬静而美好。而那份微笑,又岂止一个飞天梦所能概括。

矢志不渝

曾记否,80年前,航天之父钱学森赴美深造,是怎样一番心情。“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临行前,他向同学袒露心声。

寥寥几句话,每个字,掂掂看,包含的心思有多重?

在美国大学,一位美国学生嘲笑中国人只会抽鸦片、裹小脚,愚昧无知,给年轻的钱学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屈辱记忆。从外国人的嘲笑,到今天王亚平等人淡然的微笑,沧海桑田,中国人体验的情感,一言难尽。

一个人需要有自信,因为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起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信同样弥足珍贵。钱老等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奋发图强,让中国人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圆梦故事,“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成为了中国人树立科技自信、追逐梦想的坚固“地盘”。

经过60多年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摸石头”阶段,和这10年的自主创新,中国人逐渐沉淀出了那份自信。

嫦娥上天探月,神十飞天,对接天宫,创造中国精度;蛟龙入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创造中国深度;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在如今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技始终居于龙头地位,可以说是撬动中国梦实现的“杠杆”。

从冒着狂暴的黄沙,顶着火辣的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风餐露宿,到在高度现代化的实验室与外国同行合作,中国科技人员所走过的历程,也是整个民族科技发展的缩影。无论环境怎样变,成果怎样推陈出新,这其中的自强不息,报效祖国,坚守梦想,从未改变。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